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设计模式的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第1章 绪论第1-14页
   ·设计模式简介第9-10页
     ·设计模式概述第9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第9-10页
   ·目前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第10-12页
     ·计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第10-11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的发展第11-12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2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第12-13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设计模式第14-26页
   ·设计模式及其相关概念第14-20页
     ·设计模式的起源第14页
     ·设计模式的定义第14页
     ·设计模式的种类第14-19页
     ·设计模式的组成第19页
     ·设计模式的描述第19-20页
   ·设计模式能够解决的问题第20-22页
     ·设计模式能够适应系统变化的需要第20-21页
     ·设计模式支持复用的需求第21-22页
   ·使用设计模式为软件设计带来好处第22-23页
   ·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第23-24页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第23页
     ·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的异同第23-24页
   ·设计模式与框架第24-26页
     ·框架的定义第24页
     ·设计模式与框架的区别第24-26页
第3章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简介及支撑技术第26-36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第26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处理的算法对象及实现难点第26-27页
   ·支撑图像算法实验平台的技术第27-34页
     ·UML建模语言第27-29页
     ·用XML来描述软件中复合算法的结构第29-32页
     ·利用java进行开发第32-34页
   ·Rational Rose工具第34-36页
     ·Rose中的视图第34-35页
     ·Rose支持的功能第35页
     ·利用Rose的正/反向工程支持可视化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第35-36页
第4章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的需求分析与高层体系设计第36-46页
   ·系统需求第36-38页
     ·系统用例图第36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的主要功能描述第36-38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核心算法的设计第38-43页
     ·元算法的计算第38页
     ·复合算法的计算第38-43页
   ·可视化图像计算软件的性能要求第43-44页
   ·系统高层架构第44-46页
第5章 软件详细设计及设计模式在软件中的应用第46-68页
   ·MyGraphicControl包第46-48页
     ·采用备忘录(Memento)模式记录算法控件的位置第46-48页
   ·MvGUIInterface包第48-56页
     ·采用中介者(Mediator)模式松散界面包的耦合第49-51页
     ·使用命令(Command)模式封装用户请求第51-53页
     ·结合command模式和memento模式实现用户的撤消操作第53-54页
     ·采用状态(State)模式来简化控件操作的设计第54-56页
   ·MyArithManager包第56-61页
     ·使用复合(Composite)模式映射算法库的组织结构第57-58页
     ·使用访问者(Visitor)模式访问资源节点第58-59页
     ·使用迭代器(Iteralor)模式访问资源节点第59-61页
   ·MyArithProcess包第61-64页
     ·采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模式降低跨层耦合第61-62页
     ·采用生成器(Builder)模式生成复合算法配置文件或源代码文件第62-64页
   ·MyDataControl包第64-65页
     ·使用工厂(Factory)模式来构建灵活的数据存储第64-65页
   ·MyUtility包第65-68页
     ·采用单件(Singleton)模式维护系统的一致性第66-68页
第6章 软件的实现第68-7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5页
   ·总结第72-73页
   ·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A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