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致谢 | 第11-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插图清单 | 第16-19页 |
表格清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8页 |
1.1 声全息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1.1 传统声全息技术 | 第21-22页 |
1.1.2 近场声全息技术 | 第22-23页 |
1.2 NAH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 第23-33页 |
1.2.1 基于空间声场变换(STSF)的NAH | 第23-26页 |
1.2.2 基于边界元方法(BEM)的NAH | 第26-28页 |
1.2.3 基于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的NAH | 第28-29页 |
1.2.4 全息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 | 第29-32页 |
1.2.5 NAH中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2-33页 |
1.3 声学灵敏度分析 | 第33-3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基于 STSF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研究 | 第38-62页 |
2.1 平面NAH变换研究 | 第38-44页 |
2.1.1 平面NAH技术的理论背景 | 第39-40页 |
2.1.2 G算子和波数域滤波 | 第40-41页 |
2.1.3 参数选取和仿真模拟分析 | 第41-44页 |
2.2 柱面NAH的研究 | 第44-50页 |
2.2.1 柱面NAH的理论背景 | 第44-46页 |
2.2.2 柱面NAH的数值实现 | 第46-47页 |
2.2.3 仿真模拟分析 | 第47-49页 |
2.2.4 误差分析与滤波处理 | 第49-50页 |
2.3 球面NAH的研究 | 第50-56页 |
2.3.1 球面NAH的理论背景 | 第51-53页 |
2.3.2 实现算法与误差分析 | 第53-54页 |
2.3.3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54-56页 |
2.4 NAH的实验研究 | 第56-61页 |
2.4.1 理论背景 | 第56-57页 |
2.4.2 实验测量 | 第57-58页 |
2.4.3 分析处理 | 第58-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空间声场分离技术与及其应用 | 第62-81页 |
3.1 平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62-71页 |
3.1.1 双平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63-64页 |
3.1.2 数值仿真分析 | 第64-67页 |
3.1.3 单平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67-68页 |
3.1.4 数值仿真分析 | 第68-71页 |
3.2 柱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1-75页 |
3.2.1 双柱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1-72页 |
3.2.2 单柱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2-73页 |
3.2.3 数值仿真分析 | 第73-75页 |
3.3 球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5-77页 |
3.3.1 双球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5-76页 |
3.3.2 单球面声场分离技术 | 第76-77页 |
3.4 声场分离技术的实验研究 | 第77-80页 |
3.4.1 实验数据测量 | 第77-78页 |
3.4.2 实验数据处理 | 第78-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振动体声辐射计算的波叠加方法 | 第81-98页 |
4.1 振动声辐射问题的声学基础 | 第81-83页 |
4.2 振动声辐射问题的求解 | 第83-88页 |
4.2.1 边界积分公式 | 第83-86页 |
4.2.2 边界Helmholtz积分方程 | 第86-88页 |
4.3 振动声辐射计算的边界元方法 | 第88-92页 |
4.4 振动声辐射计算的波叠加方法 | 第92-97页 |
4.4.1 波叠加积分方程 | 第92-94页 |
4.4.2 数值实现 | 第94-96页 |
4.4.3 数值计算误差分析 | 第96-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全息技术 | 第98-122页 |
5.1 简单源替代的波叠加方法 | 第98-103页 |
5.1.1 简单源替代波叠加方法实现的声全息理论 | 第99-101页 |
5.1.2 数值仿真算例 | 第101-103页 |
5.2 全息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与正则化技术 | 第103-113页 |
5.2.1 全息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 | 第104-106页 |
5.2.2 全息过程中的正则化技术 | 第106-110页 |
5.2.3 实验验证 | 第110-113页 |
5.3 解的非唯一性处理与参数选取原则 | 第113-119页 |
5.3.1 解的非唯一性问题 | 第113-114页 |
5.3.3 数值实现 | 第114-115页 |
5.3.3 数值算例与分析 | 第115-119页 |
5.3.3.1 克服非唯一性 | 第115-116页 |
5.3.3.2 全息重建的稳健性 | 第116-117页 |
5.3.3.3 影响重建精度的若干因素 | 第117-119页 |
5.4 长宽高比例较大声源的实验验证 | 第119-12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腔体内三维声场的全息重建与预测 | 第122-137页 |
6.1 腔体内声场的波叠加积分表示 | 第122-127页 |
6.1.1 腔内声场的Heloholtz积分方程 | 第122-125页 |
6.1.2 腔内声场的波叠加积分方程 | 第125-127页 |
6.2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腔内声全息技术 | 第127-129页 |
6.3 仿真算例分析 | 第129-136页 |
6.3.1 仿真算例分析 | 第130-134页 |
6.3.2 重建精度的若干影响因素 | 第134-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七章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 | 第137-149页 |
7.1 基于边界元方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 | 第137-142页 |
7.1.1 声学灵敏度计算的理论公式 | 第137-139页 |
7.1.2 声学灵敏度计算的实现算法 | 第139-142页 |
7.2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 | 第142-148页 |
7.2.1 理论基础与算法实现 | 第142-145页 |
7.2.2 数值仿真分析 | 第145-14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49-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2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