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1 当前国内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概况及选题的意义 | 第5-7页 |
2 论文选题的依据 | 第7页 |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一章 城市历史风貌的概念及保护 | 第9-11页 |
第一节 城市历史风貌的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 | 第9-11页 |
1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2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正确观念与保护原则 | 第10-11页 |
3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内容 | 第11页 |
第二章 法国巴黎城市历史风貌的形成和保护 | 第11-26页 |
第一节 巴黎城的起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中世纪巴黎城的格局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巴黎改建与创新 | 第14-15页 |
1 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 | 第14页 |
2 拿破仑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改建创新 | 第14-15页 |
第四节 巴黎的新城建设 | 第15-17页 |
第五节 巴黎城市传统风貌保护 | 第17-26页 |
1 传统风貌保护现状 | 第17-21页 |
2 巴黎传统风貌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 | 第26-41页 |
第一节 北京城的历史溯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北京旧城传统历史风貌的基本要素 | 第27-30页 |
1 旧城中轴线的魅力 | 第27页 |
2 旧城总格局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意义 | 第30-31页 |
1 北京旧城留存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 | 第30页 |
2 北京旧城是北京文化特色的源泉与结晶 | 第30页 |
3 历史文化特色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础和优势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北京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认识过程 | 第31-34页 |
1 五十年代对旧城的“革命”和“改造” | 第31-32页 |
2 六、七十年代无秩序建设对旧城风貌的严重破坏 | 第32页 |
3 八十年代城市规划“拨乱反正”,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认识 | 第32-33页 |
4 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下的旧城保护与改造的问题日益紧迫 | 第33-34页 |
第五节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改造的冲突 | 第34-38页 |
1 “建设性破坏”历史文物的行为屡禁不止 | 第34-35页 |
2 借“易地迁建”推毁名人故居的行为愈演愈烈 | 第35-36页 |
3 传承北京特色的四合院面临灭顶之灾 | 第36-37页 |
4 旧城里的商业房地产开发过度 | 第37-38页 |
第六节 北京传统风貌整体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 第38-41页 |
1 北京传统风貌整体保护框架 | 第38-40页 |
2 保护古都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巴黎风貌保护经验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借鉴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巴黎和北京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之比较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之比较 | 第43-46页 |
1 关于文物古迹保护的有关法律制度之比较 | 第43-44页 |
2 资金保障制度比较 | 第44-45页 |
3 公众监督、参与方式之比较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保护现状及方法之比较、借鉴 | 第46-50页 |
1 从文物古迹到历史街区的保护 | 第46页 |
2 建筑高度的总体控制 | 第46-47页 |
3 维持城市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色调 | 第47-48页 |
4 文物保护和再利用 | 第48-49页 |
5 良好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城市的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 第49-50页 |
第四节 从巴黎传统风貌保护的发展和特征中可以得出的启示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