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速度与浓度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2章 两相流及水力提升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固液两相流 | 第11页 |
·固液两相流模型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连续介质模型 | 第12-13页 |
·离散颗粒模型 | 第13-14页 |
·流体拟颗粒模型 | 第14页 |
·垂直管水力提升参数的研究状况 | 第14-20页 |
·垂直管水力提升浓度参数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垂直管水力提升速度参数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第3章 两相流颗粒运动中受到的力 | 第20-29页 |
·颗粒运动时的阻力 | 第20页 |
·重力与浮力 | 第20-21页 |
·压力梯度力 | 第21-23页 |
·虚假质量力 | 第23-24页 |
·BASSET 力 | 第24页 |
·颗粒旋转时的MAGNUS 力 | 第24-25页 |
·SAFFMAN 力 | 第25页 |
·主要作用力的比较 | 第25-26页 |
·颗粒的碰撞 | 第26-29页 |
·颗粒间的碰撞 | 第26-27页 |
·颗粒与管壁的碰撞 | 第27-29页 |
第4章 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速度的实验研究 | 第29-49页 |
·粗颗粒及浑水相关性质 | 第29-31页 |
·单颗粒性质 | 第29-30页 |
·颗粒群性质 | 第30页 |
·浑水的容重、含沙量及表示方式 | 第30-31页 |
·粗颗粒沉降速度的研究 | 第31-40页 |
·单颗粒静水沉降速度 | 第31-33页 |
·颗粒形状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 第33页 |
·测量沉降速度的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颗粒浓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单颗粒浮游速度的实验研究 | 第40-45页 |
·颗粒的浮游速度 | 第40页 |
·浮游速度实验方法 | 第40-45页 |
·粗颗粒水力提升速度的分析与实验研究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浓度的实验研究 | 第49-58页 |
·颗粒滞留现象和滑移速度的研究 | 第49页 |
·输送浓度与当地浓度 | 第49-51页 |
·垂直管水力提升颗粒沿管径方向的浓度特性 | 第51-56页 |
·沿管径方向颗粒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颗粒径向速度分析 | 第52-54页 |
·沿管径方向的浓度扩散方程 | 第54-55页 |
·径向浓度分布公式的检验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
声明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72页 |
附录1 卵石颗粒沉降实验数据表 | 第62-64页 |
附录2 煤颗粒沉降实验数据表 | 第64-65页 |
附录3 垂直管道内水流速度分布数据 | 第65-69页 |
附录4 夏建新颗粒浮游实验数据表 | 第69-71页 |
附录5 海洋锰结核管道输送过程测试结果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