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教学反思的理论概述 | 第12-34页 |
·反思与教学反思的内涵 | 第12-16页 |
·对反思内涵的不同理解 | 第12-14页 |
·将"反思"理解为内省,是一种元认知过程 | 第12-13页 |
·将"反思"看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 | 第13-14页 |
·对教学反思的不同理解 | 第14-16页 |
·萧恩的观点 | 第14-15页 |
·其它国外研究者的观点 | 第15页 |
·国内研究者的观点 | 第15-16页 |
·教学反思的理论研究 | 第16-24页 |
·教学反思的主要成分 | 第16-17页 |
·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 | 第17-19页 |
·教学反思的环节流程 | 第19-20页 |
·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 第20-21页 |
·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 第21-22页 |
·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 第22页 |
·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教师自身内在因素 | 第22-24页 |
·外部环境条件 | 第24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与教学反思 | 第24-34页 |
·教学反思的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学习者及其的基本认知方法 | 第24-25页 |
·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 | 第25页 |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 第25页 |
·反思教学的决策方式和过程 | 第25-26页 |
·教学反思的视角 | 第26-28页 |
·自传所提供的视角 | 第26页 |
·学生所提供的视角 | 第26-27页 |
·同事所提供的视角 | 第27页 |
·文献所提供的视角 | 第27-28页 |
·教学反思的策略 | 第28-29页 |
·教学反思的方法 | 第29-34页 |
·总结记录法 | 第29-30页 |
·借助录像反思 | 第30页 |
·文件夹法 | 第30-31页 |
·小组合作反思 | 第31-32页 |
·调查座谈反思 | 第32页 |
·专业引领反思 | 第32-33页 |
·行动研究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石家庄市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50页 |
·问题提出 | 第34-35页 |
·调查目的 | 第35页 |
·调查方法 | 第35-37页 |
·凋查对象 | 第35-36页 |
·调查工具 | 第36-37页 |
·调查程序 | 第37页 |
·调查结果 | 第37-46页 |
·问卷(一)的数据分析结果 | 第37-42页 |
·问卷(二)的数据分析结果 | 第42-4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6-49页 |
·职业态度决定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行为与认识 | 第47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教龄差异 | 第47-48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年龄差异 | 第48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学历差异 | 第48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学校类别差异 | 第48-49页 |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任教学段差异 | 第49页 |
·调查发现 | 第49-50页 |
第四部分 本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 第50-55页 |
·推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实践培训模式 | 第50-52页 |
·"理论+反思"模式 | 第50-51页 |
·"案例+反思"模式 | 第51页 |
·"实践+反思"模式 | 第51-52页 |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激发教师职业道德感 | 第52-55页 |
·创设倡导教师不断反思与学习的校园文化 | 第52-53页 |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 第53-54页 |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