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25页 |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表位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2 PRRSV的非结构蛋白 | 第14-15页 |
1.3 PRRSV的主要结构蛋白 | 第15-20页 |
1.3.1 核衣壳蛋白(N) | 第15-16页 |
1.3.2 基质蛋白(M) | 第16-17页 |
1.3.3 GP5蛋白 | 第17-20页 |
1.4 PRRSV的次要结构蛋白 | 第20-23页 |
1.4.1 GP4蛋白 | 第20-21页 |
1.4.2 GP3蛋白 | 第21-22页 |
1.4.3 GP2蛋白 | 第22-2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3页 |
2.1 材料 | 第25页 |
2.1.1 毒株、菌种、细胞、血清 | 第25页 |
2.1.2 表达载体 | 第25页 |
2.1.3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25页 |
2.1.4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2.1.5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2 方法 | 第25-41页 |
2.2.1 PRRSV各结构蛋白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 第25-27页 |
2.2.2 PRRSV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3 PRRSV核衣壳蛋白(N)单抗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29-32页 |
2.2.4 PRRSV膜蛋白(M)单抗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32-33页 |
2.2.5 PRRSV GP5蛋白单抗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33-37页 |
2.2.6 PRRSV GP3蛋白单抗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37-41页 |
2.2.7 PRRSV GP4与GP2蛋白单抗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 第41页 |
2.2.8 单克隆抗体的病毒中和试验 | 第41-43页 |
3 结果 | 第43-83页 |
3.1 PRRSV各结构蛋白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 第43-51页 |
3.1.1 核衣壳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3-44页 |
3.1.2 膜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4-46页 |
3.1.3 GP5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6-48页 |
3.1.4 GP4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8页 |
3.1.5 GP3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8-50页 |
3.1.6 GP2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50-51页 |
3.2 PRRSV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1-53页 |
3.2.1 阳性细胞克隆株的筛选及纯化 | 第51页 |
3.2.2 单抗ELISA鉴定试验 | 第51-52页 |
3.2.3 单抗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52页 |
3.2.4 单抗的特异性鉴定 | 第52页 |
3.2.5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 第52-53页 |
3.3 PRRSV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53-83页 |
3.3.1 N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53-58页 |
3.3.2 M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58-61页 |
3.3.3 GP5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61-72页 |
3.3.4 GP3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72-79页 |
3.3.5 GP2和GP4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 第79-82页 |
3.3.6 病毒中和试验 | 第82-83页 |
4 讨论 | 第83-101页 |
4.1 核衣壳蛋白 | 第83-87页 |
4.2 M蛋白 | 第87-90页 |
4.3 GP5蛋白 | 第90-94页 |
4.4 GP3蛋白 | 第94-97页 |
4.5 GP4和GP2蛋白 | 第97-99页 |
4.6 关于单抗中和活性的鉴定试验 | 第99-100页 |
4.7 小结 | 第100-101页 |
5 结论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附录 | 第119-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