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交—交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及提高电压传输比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2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研究现状第10-20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研究概况与特点第10-12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国外研究状况第12-19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国内研究状况第19-20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研究现状与意义第20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0-22页
第二章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交-交矩阵变换器建模与仿真第22-47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概述第22-25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第22-23页
     ·等效交-直-交变换及其电压传输比第23-25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第25-30页
     ·直-交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第25-27页
     ·交-直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第27-28页
     ·交-交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第28-30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四步换流第30-32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系统构成与功能框图第32-34页
   ·基于SIMULINK的交-交矩阵变换器仿真建模第34-46页
     ·建模工具的选用第34-35页
     ·仿真模型和实际系统的相似性第35页
     ·简化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仿真实例第37-38页
     ·复杂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8-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交-交矩阵变换器双电压控制策略第47-61页
   ·概述第47页
   ·矩阵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原理第47-54页
     ·电压扇区的划分第47-48页
     ·输出线电压局部平均值的合成第48-51页
     ·输入线电流局部平均值的合成第51-52页
     ·有关定理与推论第52-54页
   ·输出线电压的开关PWM过程第54-57页
   ·仿真分析第57-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实验装置研制第61-75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第61页
   ·系统的硬件第61-67页
   ·四步换流的实现第67-70页
     ·四步换流的芯片与控制原理第67-68页
     ·四步换流的仿真实现第68-69页
     ·与换流有关的两个问题第69-70页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70-73页
   ·实验第73-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交-交矩阵变换器等效电路研究第75-84页
   ·概述第75页
   ·交-交矩阵变换器PARK变换分析第75-80页
   ·分析总的等效电路图第80-82页
   ·实例仿真研究第82页
   ·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提高电压传输比的调制策略研究第84-108页
   ·概述第84-85页
   ·空间矢量新型调制策略Ⅰ第85-93页
     ·AC-DC的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第85-87页
     ·DC-AC输出电压空间矢量过调制模式Ⅰ第87-89页
     ·交-交变换器及其电压传输比第89-90页
     ·仿真实验第90-93页
   ·空间矢量新型调制策略Ⅱ第93-100页
     ·输出电压空间矢量过调制模式Ⅱ第93-98页
     ·仿真实验第98-100页
   ·空间矢量新型调制策略Ⅲ第100-106页
     ·AC-DC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过调制模式Ⅰ第100-102页
     ·交-交变换器及其电压传输比第102-105页
     ·仿真实验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创新第108-110页
   ·总结第108页
   ·主要创新点第108-109页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4页
附录第124-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认知角度实施中学英语时态教学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回转精度微主轴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