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我国再审制度的发展轨迹 | 第9-16页 |
一、封建时期以及清末、民初时期的再审立法 | 第9页 |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再审立法 | 第9-11页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再审立法 | 第11-16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再审启动机制的现状和弊端 | 第16-24页 |
一、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 第16-18页 |
二、检察院拥有无限制的民事抗诉权 | 第18-19页 |
三、当事人的申请不能直接启动再审程序 | 第19-20页 |
四、启动再审的标准不统一 | 第20-21页 |
五、启动再审程序不受时限和次数的限制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影响再审启动机制构建的认识误区 | 第24-29页 |
一、有错必纠的误区 | 第24-26页 |
二、司法公正与客观公正的误区 | 第26-27页 |
三、司法裁决角色的误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完善民事再审启动机制的设想 | 第29-45页 |
一、规范再审启动主体 | 第29-33页 |
二、规范再审程序启动的条件 | 第33-39页 |
三、规范再审的审级,确立以提审为原则的再审管辖制度 | 第39-42页 |
四、实行再审案件的收费制度 | 第42-43页 |
五、实行有条件的中止执行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