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 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观 | 第13-2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资产阶级民主的科学批判分析 | 第13-16页 |
·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进步性 | 第14-15页 |
·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 | 第15-16页 |
·民主、专政和国家“三位一体”的思想 | 第16-17页 |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 | 第17-18页 |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18-20页 |
2 理论奠基——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20-28页 |
·人民民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20-22页 |
·政权民主 | 第22-24页 |
·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 第22页 |
·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 第22-23页 |
·创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23-24页 |
·政党民主 | 第24-25页 |
·思想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第25-26页 |
·毛泽东民主观的历史局限性 | 第26-28页 |
3 完善发展——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28-43页 |
·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论述 | 第28-29页 |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 第29-31页 |
·坚持和完善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 | 第31-33页 |
·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第33-36页 |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思想 | 第33-34页 |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第34-36页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36页 |
·发展党内民主的思想 | 第36-40页 |
·坚持社会主义人权观,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40-43页 |
4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第43-57页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43-45页 |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第43-44页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 第44-45页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第45页 |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45-46页 |
·发展党内民主 | 第46-47页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 第47-51页 |
·加强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 第48-50页 |
·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48-49页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 第49-50页 |
·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 第50-51页 |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 | 第51-54页 |
·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 第51-52页 |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第52-54页 |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 第54-57页 |
·要借鉴西方代议制度和竞争机制中的有益成果 | 第54-55页 |
·应批判借鉴吸收西方选举制度和政治参与机制中的民主原则 | 第55页 |
·要充分借鉴西方分权制度和制衡监督机制的科学成分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