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 | 第12-20页 |
(一)、我国多校区高校形成的背景 | 第12-14页 |
(二)、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过程 | 第14-16页 |
(三)、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方式及特点 | 第16-17页 |
(四)、我国多校区高校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 | 第17-19页 |
(五)、多校区高校的出现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 第19-20页 |
二、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第20-26页 |
一)、思想教育管理机构虽重组,但人心未合 | 第20页 |
(二)、单校区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多校区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 第20-21页 |
(三)、规模膨胀,校区分散,信息不畅,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 第21页 |
(四)、校区功能定位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增加困难 | 第21-22页 |
(五)、校区文化氛围不浓和整体文化欠缺,影响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 第22页 |
(六)、校区间师生和新老生缺少交流,加大了他们之间的隔膜 | 第22-23页 |
(七)、校区远离城市,生活单一,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 第23-24页 |
(八)、生活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出挑战 | 第24-26页 |
三、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 第26-38页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与管理理念的融合与再确立 | 第26页 |
(二)、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行机制 | 第26-28页 |
(三)、利用网络和学生资源,建立畅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 第28-30页 |
(四)、建设生态校园,提升文化品位,发挥环境、网络等隐形教育作用 | 第30-33页 |
(五)、根据校区定位,利用网络等手段,加强互动,做好疏导工作 | 第33-34页 |
(六)、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心理障碍,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 第34-35页 |
(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社区 | 第35-38页 |
四、美国多校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启示 | 第38-43页 |
(一)、美国多校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分析 | 第38-40页 |
(二)、美国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的启示 | 第40-43页 |
五、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理性思考 | 第43-53页 |
(一)、转变观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确保质量 | 第43-45页 |
(二)、大胆探索拓展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网络新空间 | 第45-48页 |
(三)、努力做到学生工作领导体制整体上的专门化 | 第48-49页 |
(四)、依托学生社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 第49-50页 |
(五)、点面结合,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