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社会资助办学论文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0 导论第9-17页
 0.1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内涵和外延第9-14页
  0.1.1 机制、管理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第9-10页
  0.1.2 民办教育及其发展历程第10-12页
  0.1.3 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与民办教育的关系第12-13页
  0.1.4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的目的与机制第13-14页
 0.2 研究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意义第14-16页
  0.2.1 促进政府与市场双重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第14页
  0.2.2 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第14-15页
  0.2.3 弥补政府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第15-16页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完善的依据第17-34页
 1.1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完善的理论依据第17-21页
  1.1.1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第17-18页
  1.1.2 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第18-20页
  1.1.3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第20页
  1.1.4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思想第20-21页
 1.2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完善的实践依据第21-25页
  1.2.1 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供给的矛盾第21-22页
  1.2.2 教育体制改革与民办教育的多元兴学第22-24页
  1.2.3 空前增长的教育需求给民办教育发展带来契机第24-25页
 1.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扶持与奖励私立教育的经验参照第25-34页
  1.3.1 美国扶持与奖励私立教育的经验第25-27页
  1.3.2 日本扶持与奖励私立教育的经验第27-28页
  1.3.3 韩国扶持与奖励私立教育的经验第28-30页
  1.3.4 美、日、韩经验对中国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第30-34页
2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社会效益分析第34-39页
 2.1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举要第34-36页
  2.1.1 资金资助机制第34页
  2.1.2 国有资产配给机制第34-35页
  2.1.3 政策扶持机制第35页
  2.1.4 赞助投资机制第35-36页
  2.1.5 师生权益保障机制第36页
 2.2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成效分析第36-39页
  2.2.1 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第36-37页
  2.2.2 满足部分公民的教育需求第37页
  2.2.3 将民办教育管理引向法制化轨道第37-38页
  2.2.4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繁荣教育文化第38页
  2.2.5 推动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第38-39页
3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不活的原因分析第39-44页
 3.1 民办学校自身的原因第39-40页
  3.1.1 地位不高第39页
  3.1.2 学苗不好第39页
  3.1.3 经费不足第39页
  3.1.4 管理不善第39-40页
 3.2 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原因第40-42页
  3.2.1 政府公共教育财政对民办教育投入不足第40页
  3.2.2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缺位第40-41页
  3.2.3 政府依法治教体系的缺失第41-42页
 3.3 社会影响方面的原因第42-44页
  3.3.1 民办教育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第42页
  3.3.2 社会中介机构的沟通机制不健全第42页
  3.3.3 加入WTO后民办教育的新困惑第42-44页
4 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完善的主要对策第44-53页
 4.1 依法治教: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第44-46页
  4.1.1 实行法人制度:明确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第44页
  4.1.2 实行制衡机制:保持权利与权力的制衡第44-45页
  4.1.3 实行监督机制:保证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的常规化、法制化第45页
  4.1.4 实行诚信机制:保证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第45-46页
 4.2 政策导向:用政策激活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第46-49页
  4.2.1 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撑第46-47页
  4.2.2 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第47-48页
  4.2.3 合理回报政策的鼓励第48-49页
 4.3 制度规范:为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运行辅平道路第49-53页
  4.3.1 分级管理:推进民办教育地方化第49-50页
  4.3.2 人事制度:民办学校教师权益的保障第50-51页
  4.3.3 问责制度:监督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机制的正常运作第51页
  4.3.4 中介畅通:驾起政府与民办学校沟通的桥梁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国际比较研究
下一篇:填充金属对YG30与钢TIG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