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7页 |
§1.1 选题背景、特点、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地下洞室数值计算与变形预测统计模型的研究 | 第16-18页 |
·岩土力学参数识别研究 | 第18-19页 |
·施工方案的优化研究 | 第19-21页 |
·信息化施工与有关专家系统的研究 | 第21-22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2-2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7-44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系统是开放复杂巨系统 | 第28-30页 |
§2.3 支持向量机理论 | 第30-37页 |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 | 第30-31页 |
·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31-34页 |
·支持向量机及学习算法 | 第34-37页 |
§2.4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第37-39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7-39页 |
·遗传算法步骤 | 第39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39页 |
§2.5 并行计算与IDSS理论 | 第39-43页 |
·并行计算简介 | 第39-41页 |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 第41-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第44-57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地下洞室围岩变形量测 | 第44-45页 |
§3.3 最小平方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45-46页 |
§3.4 非线性变形时间序列支持向量机 | 第46-50页 |
·方法介绍 | 第46-47页 |
·应用示例1-水布垭交通洞收敛位移时间序列预测 | 第47-49页 |
·应用示例2-水布垭厂房侧墙收敛位移时问序列预测 | 第49-50页 |
·几点认识 | 第50页 |
§3.5 从工程实例智能获取地下洞室围岩最大允许变形 | 第50-55页 |
·影响隧洞最大变形的主要因素 | 第51-52页 |
·获取隧洞最大位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第52页 |
·支持向量机的训练算法 | 第52-54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54页 |
·核参数和惩罚因子C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大型洞室群优化的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方法 | 第57-80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进化有限差分方法 | 第57-60页 |
§4.3 非线性拟合的进化支持向量机 | 第60-63页 |
§4.4 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方法 | 第63-69页 |
·支持向量机对洞室群参数与输出指标关系的描述 | 第64页 |
·进化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构造 | 第64-65页 |
·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方法 | 第65-69页 |
§4.5 基于guiMPIRun的并行优化平台的建立 | 第69-72页 |
§4.6 基于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围岩参数反演方法 | 第72-75页 |
§4.7 3D基于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锚固参数优化方法 | 第75-79页 |
·大型洞室锚固参数优化的意义与特点 | 第75页 |
·锚固参数多目标优化数学描述 | 第75-76页 |
·锚固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和评价指标 | 第76页 |
·锚4.6.4多目标决策的主成分分析法 | 第76-78页 |
·基于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方法的优化步骤 | 第78-7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洞室施工反馈分析集成智能系统的研究 | 第80-95页 |
§5.1 引言 | 第80-81页 |
§5.2 两种基于知识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81-84页 |
·基于地质描述的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级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81-83页 |
·围岩稳定性的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 | 第83-84页 |
§5.3 洞室施工反馈分析集成智能方法 | 第84-86页 |
§5.4 反馈分析集成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86-94页 |
·反馈分析集成智能系统总体模型 | 第86-87页 |
·数据库及其管理 | 第87-88页 |
·知识库及其管理 | 第88-89页 |
·模型库及其管理 | 第89-90页 |
·推理机 | 第90页 |
·开发策略与软件初步实现 | 第90-94页 |
·系统功能 | 第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期动态反馈分析 | 第95-135页 |
§6.1 引言 | 第95页 |
§6.2 水布垭工程及集成智能反馈分析流程介绍 | 第95-98页 |
§6.3 水布垭地下厂房开挖支护三维数值模拟 | 第98-107页 |
·三维模型建立 | 第98-101页 |
·地应力场分析 | 第101-10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2-107页 |
§6.4 水布垭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 第107-110页 |
·地质描述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108-109页 |
·围岩变形速率比值分析 | 第109-110页 |
§6.5 基于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的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 | 第110-120页 |
·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流程及测线选取 | 第110-112页 |
·正交样本的构造与数值计算 | 第112-116页 |
·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进化识别 | 第116-119页 |
·遗传算法反演岩石力学参数 | 第119-120页 |
§6.6 水布垭地下厂房施工方案反馈优化 | 第120-133页 |
·基于3D并行进化SVM-数值模拟的3-6开挖层锚固参数优化 | 第121-128页 |
·锚固布置情况简介 | 第121页 |
·正交设计构造方案及主成分分析 | 第121-125页 |
·进化搜索 | 第125页 |
·结果分析 | 第125-128页 |
·水布垭地下厂房机窝施工方案优化 | 第128-13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