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7-10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发动机燃烧模拟概述 | 第8-10页 |
·当前国内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循环模拟 | 第12-30页 |
·燃烧模型的选取 | 第12页 |
·缸内过程的基本热力学方程 | 第12-17页 |
·燃烧阶段 | 第12-16页 |
·压缩和膨胀阶段 | 第16页 |
·换气阶段 | 第16-17页 |
·工质物性参数的计算 | 第17-24页 |
·单质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18页 |
·未燃气的组成计算 | 第18-21页 |
·燃气的组成计算 | 第21-23页 |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23页 |
·物性参数的计算 | 第23-24页 |
·进、排气流量的计算 | 第24-26页 |
·流量方程 | 第24-25页 |
·气阀几何流通截面积 | 第25-26页 |
·流量系数 | 第26页 |
·换热损失的计算 | 第26-28页 |
·气缸周壁的传热 | 第26-27页 |
·霍亨伯格换热系数 | 第27-28页 |
·几何运动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发动机性能指标的计算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火焰前锋面积以及相关几何尺寸的计算 | 第30-42页 |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节点积分法 | 第31-39页 |
·节点的划分与处理 | 第31-33页 |
·火焰前锋面积的计算 | 第33-35页 |
·已燃区传热面积的计算 | 第35页 |
·已燃区体积的计算 | 第35-36页 |
·未燃区体积以及传热面积的计算 | 第36-37页 |
·计算过程 | 第37-39页 |
·球形火焰半径的确定 | 第39-40页 |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S_L的计算 | 第39页 |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S_T的计算 | 第39-40页 |
·火焰传播速度S_f的计算 | 第40页 |
·球形火焰半径R_f的计算 | 第40页 |
·“节点积分法”的实例应用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循环模拟的软件开发设计 | 第42-49页 |
·循环模拟的软件设计 | 第42-43页 |
·循环模拟软件的流程图 | 第43-44页 |
·循环模拟软件的界面设计及功能介绍 | 第44-49页 |
第五章 循环模拟的应用研究 | 第49-62页 |
·发动机示功图的测取 | 第49-53页 |
·试验仪器 | 第49-50页 |
·发动机压力示功图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50页 |
·示功图的采集与分析 | 第50-53页 |
·桑塔纳2000 AJR 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技术参数 | 第53-54页 |
·试验用 LPG 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54-55页 |
·试验用 LPG 的组分 | 第54页 |
·试验用 LPG 的几个重要的物理化学特性参数 | 第54-55页 |
·循环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62页 |
·循环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 第55-56页 |
·缸内压力增长率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缸内温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缸内工质质量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燃烧特性参数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1 12 种气体组分的热力性质的拟合系数 | 第68-70页 |
附录2 计算平衡常数的系数值 | 第70-71页 |
附录3 桑塔纳2000AJR 发动机的气门定时及进、排气门结构数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