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界定的理论探讨
| 一 前言 | 第1-11页 |
| 二 研究设计 | 第11-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资料来源 | 第12-14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4页 |
| 三 结果 | 第14-27页 |
| ·试点县农村居民的社会人口、经济、文化概况 | 第14-16页 |
| ·试点县农民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费用情况 | 第16-19页 |
| ·疾病经济风险测量 | 第19-21页 |
| ·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研究 | 第21-24页 |
| ·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 | 第24-27页 |
| 四 讨论与建议 | 第27-35页 |
| ·运用就医风险临界线界定“大病”的意义 | 第27-28页 |
| ·灾难性卫生支出与就医风险临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 第28-29页 |
| ·大病风险研究的意义 | 第29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采取的补偿形式 | 第29-31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 | 第31-32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与预防保健结合起来 | 第32-33页 |
|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加强乡镇卫生院整改 | 第33-34页 |
| ·重视对农村慢性病的防治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综述 | 第38-54页 |
| 个人简介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