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4页 |
一、《米拉日巴传》的重要价值 | 第10-11页 |
二、《米拉日巴传》突出特色 | 第11-13页 |
三、本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以佛教藏族化的宏大历史叙事确定故事结构的合理坐标 | 第14-30页 |
一、藏传佛教的传播源流是《米拉日巴传》叙事展开的历史背景 | 第14-19页 |
二、米拉日巴生活的时代是《米拉日巴传》叙事的历史文化环境 | 第19-21页 |
三、《米拉日巴传》的创作和成功流传标志着藏族叙事文学的成熟 | 第21-22页 |
四、《米拉日巴传》叙事的结构和内容 | 第22-30页 |
第二章 以选择符合叙事逻辑的典型故事建构叙事情节 | 第30-51页 |
一、噶举派的教法源流和佛教思想是叙事情节的内在叙事逻辑 | 第31-36页 |
(一) 噶举派的形成和影响 | 第31-34页 |
(二) 噶举派的佛教思想要点 | 第34-36页 |
二、《米拉日巴传》描写的宗教社会和当时的现实社会,构成叙事的真实性因素 | 第36-43页 |
(一) 《米拉日巴传》描写的宗教社会 | 第36-40页 |
(二) 《米拉日巴传》描写的社会生活,世态百像 | 第40-42页 |
(三) 《米拉日巴传》展示了当时藏族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 | 第42-43页 |
三、传主形象的塑造在故事叙事中接近历史并彰显其精神指向 | 第43-49页 |
四、生动的日常生活场景描写与大量应用民间谚语结构叙事空间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人生境界与审美特点 | 第51-59页 |
一、宗教精神与文学审美 | 第51页 |
二、米拉日巴的人生境界 | 第51-54页 |
三、藏传佛教建构的意义世界 | 第54-57页 |
四、崇高、神秘、宁静的审美特点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