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贡献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2.1 证券投资基金的有关理论 | 第13-16页 |
2.1.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 第13-14页 |
2.1.3 开放式基金及其优势 | 第14-16页 |
2.2 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2.1 市场营销的SP理论 | 第16-17页 |
2.2.2 营销定位理论 | 第17-18页 |
2.2.3 营销竞争理论 | 第18-20页 |
3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现状 | 第20-36页 |
3.1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 第20-32页 |
3.1.1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产生 | 第20-23页 |
3.1.2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23-32页 |
3.2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现状 | 第32-36页 |
3.2.1 营销竞争日趋激烈 | 第32-34页 |
3.2.2 营销网络分割问题严重 | 第34-35页 |
3.2.3 公司品牌在营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第35-36页 |
4 嘉实公司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现状 | 第36-44页 |
4.1 嘉实公司背景介绍 | 第36-37页 |
4.1.1 嘉实公司概况 | 第36页 |
4.1.2 嘉实公司的主要产品 | 第36-37页 |
4.2 嘉实公司开放式基金的营销现状 | 第37-44页 |
4.2.1 新基金的售前准备 | 第38-41页 |
4.2.2 新基金的销售渠道 | 第41-42页 |
4.2.3 基金成立与售后服务 | 第42-44页 |
5 嘉实公司开放式基金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52页 |
5.1 客户结构不合理 | 第44-47页 |
5.1.1 银行储户 | 第44-45页 |
5.1.2 证券市场投资者 | 第45-46页 |
5.1.3 机构投资者 | 第46-47页 |
5.2 基金产品与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 | 第47-48页 |
5.2.1 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 | 第47-48页 |
5.2.2 目标市场细分不到位 | 第48页 |
5.3 价格费率不灵活 | 第48-49页 |
5.4 营销渠道单一 | 第49页 |
5.5 促销手段贫乏 | 第49-50页 |
5.6 市场拓展无侧重 | 第50-51页 |
5.7 服务意识淡薄 | 第51-52页 |
6 嘉实公司开放式基金实施营销的对策 | 第52-65页 |
6.1 目标市场从机构化向平民化转变 | 第52-53页 |
6.2 基金产品从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 | 第53-56页 |
6.2.1 货币市场基金 | 第55页 |
6.2.2 交易所交易基金 | 第55-56页 |
6.3 基金定价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 第56-57页 |
6.3.1 费率随持有期时间递减 | 第56页 |
6.3.2 引入浮动费率 | 第56-57页 |
6.3.3 适当提高销售费率 | 第57页 |
6.4 销售渠道从线型化向网络化转变 | 第57-61页 |
6.4.1 专业基金销售公司 | 第59-60页 |
6.4.2 网上销售 | 第60-61页 |
6.4.3 其它销售渠道 | 第61页 |
6.5 市场促销从价格优惠向业绩提升转变 | 第61-62页 |
6.6 市场拓展从四处撒网向重点突破转变 | 第62页 |
6.7 营销理念从重销售轻服务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变 | 第62-65页 |
7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