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7页
   ·全固态薄膜锂/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第13-14页
   ·全固态薄膜锂/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4-16页
   ·全固态锂/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第16-26页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第16-18页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第18-20页
     ·"无锂"全固态薄膜电池第20-21页
     ·全固态薄膜锂"微电池"第21-23页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第23-24页
     ·纤维微电池第24-25页
     ·"三维"微电池阵列第25-26页
   ·全固态薄膜锂/锂离子电池应用展望第26-27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27-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实验第37-46页
   ·薄膜的制备第37-39页
     ·等离子体辅助的电子束热蒸发技术第37-38页
     ·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第38-39页
     ·真空热蒸发镀膜技术第39页
   ·溅射靶材制备第39-40页
   ·薄膜的物理性质表征第40-42页
   ·薄膜锂电池和电解质薄膜电化学性能测定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第三章 等离子体辅助的电子束热蒸发法沉积LiPON电解质薄膜研究第46-76页
   ·引言第46-48页
   ·实验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65页
     ·LiPON薄膜的形貌分析第49-53页
       ·电子枪加热蒸发Li_3PO_4时的功率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第49-51页
       ·ICP功率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第51-52页
       ·基片温度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第52-53页
     ·薄膜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第53-58页
     ·薄膜的电学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8-64页
     ·与RF磁控溅射法进行对比第64-65页
   ·LiPON薄膜在潮湿空气中的失效研究第65-72页
     ·实验部分第66页
     ·LiPON薄膜形貌的变化第66-67页
     ·LiPON薄膜组分变化第67-70页
     ·LiPON薄膜电学和电化学性能变化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第四章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6-102页
   ·引言第76-77页
   ·以Ag_(0.5)V_2O_5为阴极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第77-80页
     ·以Ag_(0.5)V_2O_5薄膜为阴极的全固态薄膜电池的制备及表征第77-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0页
       ·SEM分析第78-79页
       ·薄膜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第79-80页
   ·以LiCoO_2为阴极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第80-92页
     ·LiCoO_2薄膜和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及表征第80-82页
     ·结果与讨论第82-92页
       ·SEM分析第82-84页
       ·XRD分析第84-85页
       ·LiCoO_2薄膜电化学性能第85-87页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第87-92页
   ·以LiNi_(0.8)Co_(0.2)O_2为阴极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研究第92-99页
     ·LiNi_(0.8)Co_(0.2)O_2薄膜和全固态薄膜电池的制备及表征第92页
     ·结果与讨论第92-99页
       ·SEM分析第92-94页
       ·XRD分析第94-95页
       ·LiNi_(0.8)Co_(0.2)O_2薄膜及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第95-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五章 一个新颖的"无锂"全固态薄膜电池第102-124页
   ·引言第102-103页
   ·实验第103页
   ·结果和讨论第103-114页
     ·循环伏安(CV)曲线第103-105页
     ·充放电曲线和循环性能第105-107页
     ·金属锂薄膜的析出第107页
     ·SS/LiPON/Ag器件交流阻抗谱分析第107-110页
     ·Ag(I)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第110-114页
   ·对反应机理探讨第114-118页
   ·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尝试第118-121页
   ·本章小节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第六章 用于制备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原位"沉积薄膜系统的研制第124-138页
   ·引言第124-125页
   ·"原位"沉积薄膜系统的设计第125-128页
   ·"原位"沉积系统用于制备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第128-134页
     ·Au/TiO_2/LiPON/Li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制备第128-130页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第130-134页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与微太阳能电池组合的电源第134-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8页
第七章 结论第138-140页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的专利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I系统硬件抽象层功能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