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传输的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 ·现有心电检测设备的类型及分析 | 第11-14页 |
| ·常规心电图机 | 第11-12页 |
| ·动态心电图仪 | 第12-14页 |
| ·心电监护仪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 ·本人工作概要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23页 |
| ·便携式心电监护智能仪器的设计原则 | 第16-18页 |
|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的一般功能要求 | 第18页 |
| ·系统的设计选型 | 第18-21页 |
|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选型 | 第19页 |
| ·系统通信方案的设计 | 第19-20页 |
| ·采用CMOS集成电路 | 第20-21页 |
| ·采用表面安装元件 | 第21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1-23页 |
| ·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2页 |
|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44页 |
| ·ADuC812单片机介绍 | 第23页 |
| ·存储器设计 | 第23-26页 |
| ·ADuC812的存储器结构 | 第23-24页 |
| ·闪速存储器技术 | 第24-25页 |
| ·闪速存储芯片W19B(L)320ST/B | 第25-26页 |
| ·采集子系统 | 第26-30页 |
| ·采集子系统概述 | 第26-27页 |
| ·采集子系统概述 | 第27-29页 |
| ·ADuC812的ADC控制特性 | 第29-30页 |
| ·人-机交互 | 第30-35页 |
| ·LED和键盘 | 第30-32页 |
| ·液晶显示技术 | 第32页 |
| ·液晶显示模块 | 第32-33页 |
| ·点阵图形液晶显示LCM16032ZK模块 | 第33-35页 |
| ·电源设计 | 第35-38页 |
| ·DC-DC变换器 | 第35页 |
| ·DC-DC升压转换器JY501C | 第35-36页 |
| ·电源监控电路 | 第36-37页 |
| ·其它电源 | 第37-38页 |
| ·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38-42页 |
| ·环境干扰的来源及后果 | 第38-39页 |
| ·系统在硬件设计中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 第39-42页 |
| ·系统硬件调试环境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4-64页 |
|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 第44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 ·程序设计 | 第45-60页 |
| ·系统程序流程 | 第45-48页 |
| ·键盘管理 | 第48-50页 |
| ·LCD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 ·指令系统 | 第50页 |
| ·内部RAM说明 | 第50-51页 |
| ·液晶模块的初始化 | 第51-54页 |
| ·字型的显示 | 第54-55页 |
| ·图形的显示 | 第55-58页 |
| ·其它功能的软件实现方法 | 第58-60页 |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0-64页 |
| ·数据采集误差的软件抗干扰 | 第60-62页 |
| ·程序执行过程中的软件抗干扰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系统通信接口的设计 | 第64-80页 |
| ·各种接口简介及应用 | 第64-65页 |
| ·USB总线协议 | 第65-73页 |
| ·总线拓扑结构 | 第65-66页 |
| ·USB的物理层 | 第66-67页 |
| ·USB的传输类型 | 第67-69页 |
| ·USB的数据格式 | 第69-73页 |
| ·带并行总线的USB接口器件-PDIUSBD12 | 第73-77页 |
| ·PDIUSBD12的特性 | 第73-76页 |
| ·D12 SMART套件 | 第76-77页 |
| ·USB设备的开发步骤 | 第77页 |
| ·硬件电路 | 第77-78页 |
| ·接口电路 | 第77-78页 |
| ·振荡电路 | 第78页 |
| ·软件与调试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0-85页 |
| ·系统测试结果 | 第80-82页 |
| ·讨论 | 第82-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 附录 1 | 第90-91页 |
| 附录 2 | 第91-92页 |
| 附录 3 | 第92-94页 |
| 附录 4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