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污水水质指标软测量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水处理监测系统现状 | 第10-11页 |
·水处理方法控制现状 | 第11-12页 |
·软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软测量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工作 | 第16-20页 |
第2章 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控制 | 第20-38页 |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 第20-25页 |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常见生物法为主的污水处理方法 | 第21-25页 |
·污水的三级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 | 第25-31页 |
·一级处理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二级处理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 第26-29页 |
·三级处理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 | 第31-32页 |
·光氧化法 | 第31页 |
·脉冲电晕技术 | 第31页 |
·超临界水氧化法 | 第31页 |
·超声波技术 | 第31-32页 |
·SBR法及其控制 | 第32-38页 |
·SBR法的起源和发展 | 第32页 |
·SBR法的特点和优点 | 第32-33页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 第33-34页 |
·SBR法的自动控制 | 第34-35页 |
·SBR法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35-38页 |
第3章 SBR法控制参数和出水水质参数检测 | 第38-57页 |
·pH值的检测 | 第38-40页 |
·测定pH值的方法 | 第38页 |
·市场上现有的pH计 | 第38-40页 |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检测 | 第40-41页 |
·溶解氧(DO)的检测 | 第41-44页 |
·测定溶解氧(DO)的方法 | 第41页 |
·膜电极法 | 第41-43页 |
·市场上DO传感器 | 第43-44页 |
·活性污泥的性质检测 | 第44页 |
·磷的检测 | 第44-45页 |
·氮的检测 | 第45-47页 |
·生化需氧量(BOD)的检测 | 第47-52页 |
·测定BOD基本方法 | 第47-48页 |
·溶解氧仪法 | 第48-49页 |
·电量法(又称检压库仑法) | 第49-50页 |
·测压法 | 第50页 |
·微生物膜传感器法 | 第50-51页 |
·快速BOD(QBOD) | 第51-52页 |
·化学需氧量(COD) | 第52-57页 |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 第52页 |
·重铬酸钾法 | 第52-53页 |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 第53-55页 |
·市场上的离线COD和在线COD测定仪 | 第55-57页 |
第4章 软测量原理及方法 | 第57-69页 |
·软测量技术 | 第57-62页 |
·概述 | 第57页 |
·软测量的数学描述 | 第57-58页 |
·影响软测量性能的因素 | 第58-61页 |
·软测量模型的设计步骤 | 第61-62页 |
·软测量模型及其在线校正 | 第62-65页 |
·软测量模型 | 第62-64页 |
·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 | 第64-65页 |
·SBR法的软测量模型建立 | 第65-69页 |
第5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污水指标软测量方法 | 第69-86页 |
·神经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 第69-70页 |
·基本BP网络 | 第70-74页 |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第70页 |
·BP算法的具体过程 | 第70-71页 |
·BP算法的学习规则 | 第71-74页 |
·改进的BP算法 | 第74-79页 |
·BP神经网络的设计与仿真实例 | 第79-86页 |
·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参数设计 | 第79-80页 |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80-81页 |
·SBR法水质指标BP神经网络仿真结果 | 第81-86页 |
第6章 基于RBF网络的污水指标软测量方法 | 第86-98页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第86-92页 |
·RBF网络模型 | 第86-87页 |
·RBF学习过程 | 第87页 |
·RBF网络的训练 | 第87-92页 |
·改进的RBF算法 | 第92-94页 |
·RBF神经网络的设计与仿真实例 | 第94-98页 |
·RBF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第94-95页 |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95页 |
·SBR法水质指标RBF神经网络仿真结果 | 第95-9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8页 |
·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