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当代各国主要的登记制度及其效力的比较法分析第10-15页
 一、 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的历史渊源考察第10-12页
 二、 契据登记制和权利登记制及其效力的比较第12-13页
 三、 托伦斯登记制和权利登记制及其效力的比较第13-15页
第二部分 登记对抗主义第15-22页
 一、 登记对抗主义的含义第15-16页
 二、 登记对抗主义的理论基础分析第16-19页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所对抗的第三人的范围第19-22页
  (一) 有关第三人范围的争议第19-20页
  (二) 有关“限制标准”的争议第20-22页
第三部分 登记生效主义第22-34页
 一、 登记生效主义的含义第22-23页
 二、 登记生效主义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3-27页
  (一) 物权行为理论第23-26页
  (二) 物权公示原则第26-27页
 三、 登记生效主义与公信力第27-30页
  (一) 登记生效主义必然产生公信力第27-29页
  (二) 受登记公信力保护的法律条件第29-30页
 四、 登记生效主义的具体表现第30-34页
  (一) 物权公示效力第30页
  (二) 物权变动的根据效力第30页
  (三) 权利正确推定效力第30-31页
  (四) 警示效力第31-32页
  (五) 监管效力第32-34页
第四部分 登记对抗主义模式与登记生效主义模式之比较第34-40页
 一、 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生成原因之分析第34-37页
  (一) 登记对抗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生成原因第34-36页
  (二) 登记要件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生成原因第36-37页
 二、 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的法哲学比较第37-38页
 三、 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的法经济学比较第38-40页
第五部分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效力的立法设计第40-50页
 一、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应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原则第40-43页
  (一) 选择登记生效主义何以必要第40-41页
  (二) 选择登记生效主义何以可能第41-43页
 二、 有关登记公信力的问题第43-44页
 三、 采用登记生效主义的不动产物权的范围第44-47页
 四、 采用登记生效主义的例外——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不动产物权的范围第47-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矢量量化码书设计及基于矢量量化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