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

论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解读教师专业发展第12-31页
 (一) 概念演变第12-14页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分析第14-18页
  1 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呼唤教师专业发展第14-15页
  2 学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呼唤教师专业发展第15-17页
  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具体表现第17-18页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分析第18-24页
  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第21页
  2 教师是教者、教育者、研究者第21-23页
  3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组成第23-24页
 (四)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分析第24-27页
  1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理论简述第24-27页
  2 对教师专业发展动态过程的认识第27页
 (五)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式分析第27-31页
  1 理智取向第28页
  2 实践--反思取向第28-29页
  3 生态取向第29页
  4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方式的认识第29-31页
二.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31-42页
 (一) 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第31-35页
  1 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特点第31-32页
  2 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历程第32-35页
 (二) 内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第35-37页
  1 内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特点第35-36页
  2 内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历程第36-37页
 (三)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第37-42页
  1 校本培训概念的界说众说纷纭第38-39页
  2 忽视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双主导”作用第39-40页
  3 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瓶颈”现象第40-42页
三. 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第42-63页
 (一) 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特点第42-44页
  1 以学校为中心第42-43页
  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第43页
  3 以“双主导”的互动为主体第43-44页
 (二) 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优势第44-48页
  1 能有效地解除当前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现象第44-45页
  2 有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开展第45-46页
  3 职责明确,使教师专业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第46-47页
  4 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有了保障第47-48页
 (三) 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48-50页
  1 “双主导”模式产生的必要性分析第48-49页
  2 “双主导”结合的有效性分析第49页
  3 实施“双主导”模式已具备的条件分析第49-50页
 (四) 以学校为中心的“双主导”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操作与管理第50-61页
  1 基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准备第50-51页
  2 教育行政、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四者的职责和关系第51-52页
  3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者和负责人第52-53页
  4 引进大学文化第53-55页
  5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系统保障第55-56页
  6 给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压力圈”第56-58页
  7 提供平等交流的渠道,形成反思机制第58页
  8 建立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第58-59页
  9 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效果的评价和管理第59-61页
 (五) 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第61-63页
  1 教育行政和学校当局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第61页
  2 教育行政和学校的“双主导”互动不好第61页
  3 教师专业素质起点较低、制度环境不配套,启动难度大第61-6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镦机及自动送料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淡水藻引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光降解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