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第1章 绪论 | 第1-20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集装箱码头物流业的发展 | 第9-10页 |
·世界集装箱贸易船运物流量的分析 | 第10-11页 |
·物流业的发展给港口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 第11-12页 |
·我国港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计算机模拟语言的发展以及在港口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计算机模拟语言的发展 | 第13-14页 |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及建模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以下简称DEDS | 第17页 |
·DEDS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常用的DEDS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港口物流系统及性能分析 | 第20-36页 |
·港口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0页 |
·港口的组成 | 第20-24页 |
·港口水域 | 第20-21页 |
·码头 | 第21页 |
·陆域设施 | 第21-24页 |
·集装箱码头的特点 | 第24页 |
·现代化港口的装卸工艺 | 第24-29页 |
·影响港口装卸机械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 | 第25页 |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方案 | 第25-29页 |
·集装箱码头的生产作业流程 | 第29-35页 |
·进口卸船作业流程 | 第29页 |
·出口装船作业流程 | 第29-31页 |
·出口重箱进场作业流程 | 第31-32页 |
·客户提箱作业流程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系统建模 | 第36-44页 |
·系统建模方法 | 第36-37页 |
·系统建模的概念 | 第36页 |
·系统建模的方法 | 第36页 |
·数学规划法 | 第36-37页 |
·Jackson网络模型及其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 | 第37-39页 |
·Jackson网络模型 | 第37-38页 |
·Jackson开环网络的特性 | 第38页 |
·集装箱码头的稳态指标 | 第38-39页 |
·基于事件调度法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排队模型描述 | 第39-43页 |
·事件调度法 | 第40-41页 |
·仿真钟的推进 | 第41页 |
·事件的处理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模拟模型的开发 | 第44-58页 |
·模型的仿真支撑系统 | 第44-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5-49页 |
·总体设计方面 | 第45-46页 |
·外部条件方面 | 第46页 |
·码头设施、设备的描述 | 第46-47页 |
·码头操作描述 | 第47页 |
·堆场存取箱作业管理 | 第47页 |
·船舶调度管理 | 第47页 |
·到港船舶进港作业次序安排原则 | 第47-48页 |
·码头前沿装卸船舶作业 | 第48-49页 |
·堆场计划 | 第49页 |
·模型的模块划分和图层划分 | 第49-50页 |
·模型的数据输入及有关统计对象的状态说明 | 第50-53页 |
·模型初始数据的输入 | 第51-52页 |
·有关统计对象的状态说明 | 第52-53页 |
·模型模拟结果输出 | 第53-54页 |
·模型的调试和运行 | 第54页 |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模拟指标的确定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模拟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 | 第58-75页 |
·模拟案例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配备与调度 | 第58-67页 |
·模型中各物理单元及逻辑单元的定义 | 第60页 |
·模型的详细逻辑关系 | 第60-64页 |
·模拟模型的统计结果输出 | 第64-66页 |
·模拟结论 | 第66-67页 |
·模拟案例二:船舶沿岸线靠泊问题的研究 | 第67-74页 |
·船舶靠泊时位置的确定 | 第67-68页 |
·模型的抽象与简化 | 第68页 |
·模型的调试及运行 | 第68-71页 |
·统计结果的输出 | 第71-73页 |
·模拟结论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5页 |
·研究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