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6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理论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的回顾 | 第16-18页 |
1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 第16-18页 |
·单项承包萌芽阶段 | 第16页 |
·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阶段 | 第16-17页 |
·平稳快速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及其特点 | 第18-24页 |
1 形式性剥离模式 | 第18-19页 |
2 实质性剥离模式 | 第19-20页 |
3 不同改革模式特点及利弊分析 | 第20-22页 |
·形式性剥离模式特点及利弊分析 | 第20-22页 |
·实质性剥离模式特点及利弊分析 | 第22页 |
4关于不同改革模式的思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成因 | 第24-30页 |
1 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24-28页 |
·国有资产产权制度转移不到位 | 第24-25页 |
·观念上的偏见与“养人”上的负担 | 第25-26页 |
·会计核算不规范 | 第26-28页 |
·后勤基础条件差,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28页 |
2 出现问题的成因 | 第28-30页 |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未完全到位 | 第28-29页 |
·改革的进展不平衡 | 第29页 |
·后勤硬件设施建设繁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 第30-40页 |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推行“合同”制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抓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 第30页 |
·推行“合同”制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素质 | 第31-34页 |
·以学生餐饮为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 第31-32页 |
·.1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占领校园赞饮市场 | 第31页 |
·.2保本微利是高校饮食的定价原则 | 第31-32页 |
·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三给”,以“市场养人、资源养人” | 第32-33页 |
·后勤实体要端正经营思想,提高经营素质 | 第33-34页 |
3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 | 第34-36页 |
·强化内部财务管理 | 第34-35页 |
·规范会计核算 | 第35页 |
·实施会计委派制 | 第35-36页 |
4政府、高校和后勤实体应明确责任,摆正位置 | 第36-40页 |
·政府应是高校后勤改革建设的推进者、规范者和扶持者 | 第36-37页 |
·学校应在高校后勤改革运作中发挥主体功能作用 | 第37-38页 |
·后勤实体应是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和经营者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湖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案例 | 第40-49页 |
1 湖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简要过程回顾 | 第40-41页 |
2 改革的基本思路及相关机构的职能 | 第41-42页 |
·基本思路 | 第41页 |
·相关机构及其职能 | 第41-42页 |
·后勤服务工作委员会及其职能 | 第42页 |
·后勤管理处及其职能 | 第42页 |
·后勤服务集团及其职能 | 第42页 |
3 改革若干管理制度 | 第42-45页 |
·人事劳动管理 | 第43页 |
·国有资产管理 | 第43-44页 |
·财务管理 | 第44-45页 |
4 学校给予的扶持措施 | 第45-46页 |
·理顺关系,统一市场 | 第45页 |
·按资产使用和业务性质,适当增加投入和补贴 | 第45-46页 |
·政策和协调上提供方便 | 第46页 |
5 初步成效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