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第8页
  1.1.2 研究思路第8页
  1.1.3 研究方法第8-9页
  1.1.4 论文结构第9页
 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9-13页
  1.2.1 当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第9-11页
  1.2.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11-12页
  1.2.3 中小企业的作用第12-13页
 1.3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和理论历史演进第13-21页
  1.3.1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及经济特征第13-15页
  1.3.2 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第15-16页
  1.3.3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历史演进第16-19页
  1.3.4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第19-21页
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的产生和形成第21-32页
 2.1 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第21-25页
  2.1.1 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第21-23页
  2.1.2 集群产生的需求条件第23-24页
  2.1.3 集群产生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第24-25页
 2.2 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第25-28页
  2.2.1 企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第25-27页
  2.2.2 企业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第27-28页
 2.3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第28-32页
第3章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第32-45页
 3.1 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竞争优势基准第32-33页
 3.2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具体分析第33-36页
 3.3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第36-45页
  3.3.1 生产成本优势第36-37页
  3.3.2 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第37-38页
  3.3.3 目标聚焦优势第38页
  3.3.4 区域营销优势第38-39页
  3.3.5 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第39-41页
  3.3.6 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第41页
  3.3.7 资源优势第41-42页
  3.3.8 创新优势第42-43页
  3.3.9 扩张优势第43-45页
第4章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衡量与培育第45-53页
 4.1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标体系第45-49页
  4.1.1 企业集群显性竞争优势的因素分析第45页
  4.1.2 企业集群隐性竞争优势的因素分析第45-47页
  4.1.3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衡量指标体系及其量化第47-49页
 4.2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第49-53页
第5章 嵊州领带企业集群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第53-68页
 5.1 嵊州领带企业集群概况第53-54页
  5.1.1 区位第53页
  5.1.2 发展现状第53-54页
 5.2 领带的需求曲线第54-55页
 5.3 低档领带市场的竞争状况第55-57页
 5.4 中档领带市场的竞争状况第57-58页
 5.5 高档领带市场的竞争状况第58-59页
 5.6 嵊州领带企业集群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育措施第59-66页
  5.6.1 解决生产要素供给的“瓶颈”第59-60页
  5.6.2 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第60-61页
  5.6.3 发挥企业间网络组织的作用第61-62页
  5.6.4 筹建企业协会组织第62-63页
  5.6.5 形成行业进入壁垒第63-64页
  5.6.6 加强品牌建设和改进营销手段第64-65页
  5.6.7 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第65-66页
  5.6.8 规划领带工业园区第66页
 5.7 问题与对策第66-68页
  5.7.1 企业创新与合作意识淡薄第66页
  5.7.2 人才资源匮乏第66-67页
  5.7.3 “纺织品被动配额”全部取消后的机遇与挑战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透意识形态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述评
下一篇:长春净月潭旅游业环境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