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小尾寒羊、滩羊资源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检测群体遗传特性的主要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血液蛋白质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微卫星DNA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分析方法的概述 | 第11-16页 |
·聚类分析及其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主成份分析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利用结构基因座分析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 | 第17-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材料来源 | 第17页 |
·检测方法 | 第17页 |
·统计分析 | 第17页 |
·相关资料的引用 | 第17-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小尾寒羊和滩羊结构基因座的频率分布 | 第22-25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程度 | 第25-27页 |
·基因分化程度 | 第27页 |
·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和模糊聚类 | 第27页 |
·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与蒙古羊的遗传贴近度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小尾寒羊、滩羊、湖羊与同羊4个绵羊群体的历史渊源及分类 | 第29-30页 |
·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3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 | 第32-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微卫星标记检测 | 第32页 |
·数据统计 | 第32-33页 |
·相关资料的引用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小尾寒羊和滩羊微卫星位点扩增结果 | 第33-34页 |
·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与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4-39页 |
·基因分化程度 | 第39-40页 |
·5个绵(山)羊的遗传距离和模糊聚类 | 第40页 |
·相对进化距离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群体遗传变异程度 | 第40页 |
·群体基因分化程度 | 第40-41页 |
·群体间遗传关系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4 结构基因座、微卫星标记应用于绵羊群体遗传分化的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资料来源 | 第42页 |
·统计分析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3页 |
·主成份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聚类分析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43-44页 |
·主成份分析应用于群体遗传分化的初步探讨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