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相关性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 第16-17页 |
2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理论 | 第17-29页 |
·柔性理论及其发展 | 第17页 |
·企业柔性理论及其分类 | 第17-18页 |
·组织系统柔性理论 | 第18-24页 |
·影响组织系统柔性的主要因素 | 第24-27页 |
·组织系统柔性的定位模式 | 第27-29页 |
3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度量 | 第29-47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定性分析 | 第29-36页 |
·组织系统柔性的本质及动作机理 | 第29-33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能力构成 | 第33-35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提高 | 第35-36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定量分析 | 第36-47页 |
·组织系统柔性度量的三维指标分析 | 第36-38页 |
·基于多级模糊有效性评价的组织柔性测度 | 第38-43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织柔性测度 | 第43-47页 |
4 企业组织系统最佳柔性水平的选择 | 第47-58页 |
·熵理论与企业组织系统 | 第47-48页 |
·组织系统管理熵及其数学模型 | 第48-53页 |
·组织系统管理熵的定义 | 第48页 |
·影响组织系统管理熵的主要因素 | 第48-50页 |
·组织系统管理熵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企业组织系统管理耗散结构 | 第51-53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水平选择的熵模型 | 第53-58页 |
·企业组织系统结构对信息流的影响 | 第53-54页 |
·企业组织系统结构的柔性度评价模型-时效质量熵模型 | 第54-58页 |
5 企业组织柔性的重要实现方式--组织重构 | 第58-64页 |
·企业组织系统重构的涵义及目标 | 第58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与组织重构 | 第58-61页 |
·面向柔性的组织重构内容 | 第61页 |
·面向柔性的组织重构方法 | 第61-64页 |
6 企业组织系统重构的策略研究 | 第64-69页 |
·企业组织系统重构策略 | 第64-66页 |
·分阶段实现组织系统柔性的实施模式 | 第66-69页 |
7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扩展与未来柔性组织形式 | 第69-77页 |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的扩展 | 第69-71页 |
·企业组织系统重构的发展 | 第71页 |
·未来的柔性组织模式 | 第71-77页 |
8 例证分析 | 第77-82页 |
·以柔克刚--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柔性管理案例 | 第77-80页 |
·组织系统柔性测度例证分析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