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1 引言 | 第14-25页 |
·花绒坚甲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花绒坚甲的名称和分类地位 | 第17-18页 |
·花绒坚甲不同虫态的形态 | 第18页 |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第18-21页 |
·花绒坚甲的繁殖和保护利用 | 第21-22页 |
·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第22-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试验材料及试虫来源 | 第25页 |
·花绒坚甲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5页 |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7页 |
·花绒坚甲的生活史 | 第25-26页 |
·花绒坚甲成虫出茧后活动情况 | 第26页 |
·花绒坚甲的成虫寿命 | 第26页 |
·花绒坚甲成虫的耐饥饿能力 | 第26页 |
·花绒坚甲对松褐天牛幼虫不同龄期的捕食和寄生选择性 | 第26页 |
·花绒坚甲成虫取食和活动的行为习性 | 第26-27页 |
·花绒坚甲的种群动态 | 第27页 |
·花绒坚甲在广东省的分布情况 | 第27页 |
·花绒坚甲的室内死亡动态 | 第27页 |
·花绒坚甲林间种群动态 | 第27页 |
·花绒坚甲的替代寄主研究 | 第27-28页 |
·花绒坚甲的室内饲养繁殖方法的初步研究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1页 |
·花绒坚甲的形态特征 | 第30-33页 |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 | 第33-46页 |
·花绒坚甲的生活史 | 第33页 |
·卵期 | 第33页 |
·幼虫期 | 第33-36页 |
·蛹期 | 第36-37页 |
·花绒坚甲成虫出茧后活动情况 | 第37-39页 |
·成虫期 | 第39-45页 |
·花绒坚甲成虫的成虫寿命 | 第39-40页 |
·花绒坚甲的成虫的耐饥饿能力 | 第40-42页 |
·花绒坚甲成虫的雌雄性比 | 第42页 |
·花绒坚甲成虫的飞翔能力和假死性 | 第42-43页 |
·花绒坚甲成虫的取食和活动行为习性 | 第43-45页 |
·花绒坚甲对松褐天牛幼虫不同龄期的捕食和寄生选择性 | 第45页 |
·每头松褐天牛幼虫上寄生的花绒坚甲数量 | 第45-46页 |
·花绒坚甲的种群动态 | 第46-48页 |
·花绒坚甲在广东省的分布情况 | 第46页 |
·花绒坚甲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的调查 | 第46-47页 |
·花绒坚甲的室内死亡动态 | 第47页 |
·花绒坚甲的林间种群动态 | 第47-48页 |
·花绒坚甲的替代寄主 | 第48-49页 |
·以赤梗天牛为寄主进行饲养 | 第48页 |
·以黄粉甲为寄主进行饲养 | 第48-49页 |
·花绒坚甲的室内饲养繁殖方法的初步研究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5 结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1 | 第67-69页 |
附录2 | 第6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