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变像管概述 | 第9-12页 |
1.2.1 变像管的一般原理 | 第9-10页 |
1.2.2 变像管高速摄影相机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扫描变像管的原理 | 第11-12页 |
1.3 变像管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扫描变像管的设计理论 | 第20-40页 |
2.1 扫描变像管的时间分辨特性 | 第20-25页 |
2.1.1 扫描变像管时间分辨率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扫描变像管时间分辨率的分析 | 第21-25页 |
2.1.2.1 阴极对时间分辨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2.2 渡越时间弥散 | 第22-25页 |
2.1.2.3 技术时间分辨率 | 第25页 |
2.2 扫描变像管的偏转系统 | 第25-29页 |
2.2.1 偏转灵敏度 | 第26-28页 |
2.2.2 偏转解聚 | 第28-29页 |
2.3 扫描变像管的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 | 第29-31页 |
2.4 离散空间电荷效应 | 第31-36页 |
2.4.1 空间电荷场 | 第31-33页 |
2.4.1.1 空间电荷光学基本方程 | 第31-32页 |
2.4.1.2 空间电荷力 | 第32-33页 |
2.4.2 扫描变像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 第33-36页 |
2.4.3 结论 | 第36页 |
2.5 影响扫描变像管动态范围的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2.5.1 空间电荷效应对光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2.5.2 光电阴极面发射电子过渡过程的分析 | 第37-38页 |
2.5.3 荧光屏的电流饱和效应 | 第38页 |
2.5.4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设计 | 第40-57页 |
3.1 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 | 第40-46页 |
3.1.1 电场计算 | 第40-43页 |
3.1.1.1 差分方程 | 第41页 |
3.1.1.2 差分方程的求解 | 第41-43页 |
3.1.2 电子轨迹的计算 | 第43-44页 |
3.1.3 电子光学传递函数 | 第44-46页 |
3.1.3.1 空间传递函数 | 第44页 |
3.1.3.2 时间传递函数 | 第44-46页 |
3.2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3.3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设计方法 | 第47-49页 |
3.3.1 宽电子束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 | 第47-48页 |
3.3.2 扫描变像管的设计方法 | 第48-49页 |
3.4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电子光学系统 | 第49-57页 |
3.4.1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电子光学结构 | 第49-52页 |
3.4.2 空间响应特性 | 第52-54页 |
3.4.3 时间响应特性 | 第54-55页 |
3.4.4 偏转系统 | 第55-56页 |
3.4.5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研制及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4.1 大动态范围扫描变像管的研制 | 第57-60页 |
4.1.1 真空光具作中的模拟实验 | 第57-59页 |
4.1.2 扫描变像管样管的研制 | 第59-60页 |
4.2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2-6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5.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