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电数量的测量及仪表论文

交流电量参数现场综合测试仪的研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重要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的背景及重要意义第9-10页
 1.2 交流电参量检测仪表的发展及现状第10-13页
  1.2.1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第10页
  1.2.2 数字式仪表.第10-12页
  1.2.3 智能化仪表.第12-13页
 1.3 电量参数现场综合测试仪的概述第13-14页
  1.3.1 仪器的功能及特点第13页
  1.3.2 仪器主要术指标第13-14页
第2章 测量方案的论证第14-28页
 2.1 概述第14页
 2.2 交流电参数的定义第14-18页
  2.2.1 周期交流电流有效值的定义第15页
  2.2.2 周期交流电压有效值的定义第15-16页
  2.2.3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的定义第16页
  2.2.4 视在功率的定义第16-17页
  2.2.5 无功功率(表观功率)的定义第17页
  2.2.6 功率因数的定义第17页
  2.2.7 电能的定义第17-18页
 2.3 采样定理第18-19页
 2.4 基于交流采样的电参数计算公式第19-23页
  2.4.1 基于交流采样的基本电参数计算公式第19-20页
  2.4.2 三相四线、三相三线电路的电参数计算公式第20-23页
 2.5 采样计算式测量方法的比较第23-27页
  2.5.1 同步采样法第24页
  2.5.2 同步采样法的实现及特点第24-26页
  2.5.3 非同步采样法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第28-49页
 3.1 整机设计思想第28-30页
 3.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第30-34页
  3.2.1 单片机选型第30-31页
  3.2.2 单片机存储器扩展第31页
  3.2.3 单片机监控电路第31-33页
  3.2.4 定时电路第33-34页
 3.3 采样测量电路的设计第34-39页
  3.3.1 电压输入电路第34-35页
  3.3.2 电流输入电路第35-37页
  3.3.3 数据采集电路第37-39页
 3.4 判断检测电路的设计第39-44页
  3.4.1 相序判断电路第39页
  3.4.2 频率测量电路第39-40页
  3.4.3 负载性质判断电路第40-43页
  3.4.4 三相三线制电路无功功率正负判断电路第43-44页
 3.5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第44-45页
 3.6 微型打印机接口电路的设计第45页
 3.7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的设计第45-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软件设计第49-64页
 4.1 系统软件设计要求及设计思想第49-53页
  4.1.1 系统软件设计要求第49-50页
  4.1.2 系统软件设计思想第50-53页
 4.2 程序流程图的设计第53-62页
  4.2.1 频率测量子程序流程图第53-55页
  4.2.2 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第55-56页
  4.2.3 键盘、显示子程序流程图第56-60页
  4.2.4 打印子程序流程图第60-62页
 4.3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仪器的误差分析及现场测试第64-76页
 5.1 仪器误差分析第64-69页
  5.1.1 电流输入电路的误差分析第64-66页
  5.1.2 电压输入电路的误差分析第66-67页
  5.1.3 数据采集电路的误差分析第67-69页
 5.2 误差综合第69-72页
  5.2.1 基本误差的综合第69-71页
  5.2.2 有影响量条件下的误差综合第71-72页
 5.3 仪器在现场的检定及误差处理第72-75页
  5.3.1 检定接线图及误差计算第72-74页
  5.3.2 现场测试结果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工程硕士研究生简介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新一代Internet网络层安全协议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