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俞根初学术思想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7-8页
1 俞氏的学术渊源第8-10页
 1.1 源出内经、难经第8页
 1.2 学宗仲景第8页
 1.3 旁参寒温诸家第8-10页
2 俞氏对外感病的贡献第10-31页
 2.1 创立六经气化辨证体系第10-22页
  2.1.1 拓宽六经之内涵第10-11页
  2.1.2 发展气化学说第11-13页
  2.1.3 创立三化学说第13-16页
  2.1.4 创立伤寒分型方法第16页
  2.1.5 完善伤寒诊断方法第16-18页
  2.1.6 为伤寒创方立法第18-22页
 2.2 治外感经验第22-31页
  2.2.1 审因论治第22页
  2.2.2 辩证论治第22-23页
  2.2.3 辨病论治第23-24页
  2.2.4 治伤寒重阳明第24-27页
  2.2.5 论治火化证的特色第27-30页
  2.2.6 论治水化证和水火合化证的特色第30页
  2.2.7 用药特色第30-31页
  2.2.8 辨疑似证的经验第31页
3 俞氏对杂病的贡献第31-39页
 3.1 以六经气化辨证体系辨治部分杂病第31-35页
  3.1.1 食滞第32页
  3.1.2 脱疽第32-33页
  3.1.3 狂病第33-34页
  3.1.4 水肿第34页
  3.1.5 膨胀第34-35页
  3.1.6 肺痈第35页
 3.2 俞氏治杂病的经验第35-39页
  3.2.1 肝系疾病第35-36页
  3.2.2 脾胃系疾病第36-38页
  3.2.3 肝系疾病第38页
  3.2.4 心脑系疾病第38-39页
  3.2.5 肾系疾病第39页
  3.2.6 肢体疾病第39页
4 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第39-41页
 4.1 对绍派医学形成发展的巨大影响第39页
 4.2 对伤寒医家的影响第39-40页
 4.3 对寒温统一的影响第40-41页
5 结语第41-42页
6 鸣谢第42-43页
7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
下一篇:跷脈交会穴磁片贴压并气压式血液循环机治疗中风下肢痉挛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