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式卫星接头自动铺丝仿真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发展概况 | 第7-10页 |
1.1.1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点 | 第7-8页 |
1.1.2 应用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1.2 纤维缠绕和自动铺丝技术 | 第10-12页 |
1.2.1 纤维缠绕技术 | 第10页 |
1.2.2 自动铺丝技术 | 第10-12页 |
1.3 先进复合材料仿真技术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1.4.1 构架式卫星接头自动铺丝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2 自动铺丝工作单元——七轴机器人 | 第14-15页 |
1.4.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芯模几何建模 | 第16-25页 |
2.1 芯模设计原则 | 第16页 |
2.2 构架式卫星接头几何建模 | 第16-17页 |
2.3 渐进圆角过渡曲面的设计过程 | 第17-20页 |
2.4 其它曲面的设计和描述 | 第20-23页 |
2.4.1 圆环过渡曲面 | 第20-21页 |
2.4.2 旋转过渡曲面 | 第21页 |
2.4.3 芯模内侧过渡曲面 | 第21-22页 |
2.4.4 芯模转轴设计 | 第22-23页 |
2.5 芯模设计总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线型设计与仿真 | 第25-35页 |
3.1 自动铺丝线型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2 构架式卫星接头铺丝线型设计 | 第26-33页 |
3.2.1 90°铺丝线型设计 | 第27-29页 |
3.2.2 0°铺丝线型设计 | 第29-31页 |
3.2.3 ±45°铺丝线型设计 | 第31-33页 |
3.3 线型仿真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七轴机器人自动铺丝运动学仿真 | 第35-45页 |
4.1 机器人运动空间的标定 | 第35-39页 |
4.1.1 机械手空间杆件坐标系 | 第36-38页 |
4.1.2 主轴坐标系 | 第38页 |
4.1.3 芯模附体坐标系 | 第38-39页 |
4.2 机器人运动学问题 | 第39-42页 |
4.2.1 机械手运动学正问题 | 第40-41页 |
4.2.2 机械手运动学逆问题 | 第41-42页 |
4.3 末端执行器在不同坐标系下的位姿变换 | 第42-44页 |
4.4 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 第44-45页 |
第五章 SimJoint系统总体设计与实例 | 第45-54页 |
5.1 仿真系统简介 | 第45-46页 |
5.2 OpenGL和MFC | 第46-48页 |
5.3 SimJoint系统总体框架 | 第48页 |
5.4 系统主要功能和程序设计流程 | 第48-49页 |
5.5 系统仿真实例 | 第49-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4-59页 |
6.1 不同角度铺丝模块的性能比较 | 第54-55页 |
6.2 本论文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55-56页 |
6.3 需要进行的改进工作 | 第56-58页 |
6.3.1 芯模建模设计优化 | 第56-57页 |
6.3.2 铺丝线型设计优化 | 第57页 |
6.3.3 机器人运动学仿真优化 | 第57-58页 |
6.4 未来研究工作方向和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