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呼叫中心的研究和IP PBX实现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缩略语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背景介绍 | 第9页 |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所作的工作和论文的结构 | 第9-11页 |
| ·所作的工作 | 第9页 |
| ·本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 2 IP呼叫中心和IP PBX | 第11-17页 |
| ·IP呼叫中心 | 第11-12页 |
| ·IP呼叫中心的优点 | 第11页 |
| ·IP呼叫中心的基本结构 | 第11-12页 |
| ·IP呼叫中心的主要功能 | 第12-13页 |
| ·基于IP的PBX | 第13-14页 |
| ·IP PBX和传统的PBX的比较 | 第14页 |
| ·IP PBX的两种实现方式 | 第14-15页 |
| ·软交换 | 第15页 |
| ·硬交换 | 第15页 |
| ·IP PBX面临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标准化问题 | 第15页 |
| ·交换平台的开放性 | 第15-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3 IP多媒体通信和协议 | 第17-21页 |
| ·IP多媒体通信的四大技术 | 第17-18页 |
| ·IP多媒体通信的协议标准 | 第18页 |
| ·H.323协议 | 第18页 |
| ·SIP协议 | 第18页 |
| ·H323协议结构及系统结构 | 第18-20页 |
| ·协议结构 | 第18-19页 |
| ·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4 IP Call Suite的设计和实现 | 第21-53页 |
| ·系统概述 | 第21页 |
| ·系统设计思想 | 第21-22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22-23页 |
|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第22-23页 |
| ·系统的名字解析方式 | 第23页 |
| ·系统的呼叫过程设计 | 第23-39页 |
| ·呼叫建立 | 第23-35页 |
| ·基本的呼叫建立 | 第24页 |
| ·注册到同一网守端点的呼叫建立 | 第24-26页 |
| ·只有一方注册到网守的呼叫建立 | 第26-30页 |
| ·端点注册到不同的网守 | 第30-34页 |
| ·可选端点寻址方式 | 第34-35页 |
| ·改变带宽 | 第35-37页 |
| ·呼叫拆除 | 第37-39页 |
| ·终端的呼叫清除 | 第38页 |
| ·网守的呼叫清除 | 第38-39页 |
|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 | 第39-48页 |
| ·呼叫目录服务器的设计 | 第39-43页 |
| ·呼叫目录服务器的功能 | 第39页 |
| ·呼叫代理服务器的管理 | 第39-40页 |
| ·呼叫目录服务器的地址解析实现 | 第40-41页 |
| ·呼叫目录服务器的目录服务 | 第41-43页 |
| ·呼叫终端的设计 | 第43-45页 |
| ·呼叫终端的功能 | 第43页 |
| ·呼叫终端的呼叫控制设计 | 第43-45页 |
| ·呼叫代理服务器的设计 | 第45-48页 |
| ·呼叫代理服务器的功能 | 第45页 |
| ·呼叫代理服务器的呼叫模式和代理模式 | 第45-47页 |
| ·呼叫代理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设计 | 第47-48页 |
| ·系统的实现和运行 | 第48-52页 |
| ·系统实现 | 第48-49页 |
| ·系统运行 | 第49-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5 IP Call Suite系统的完善 | 第53-57页 |
| ·IP Call Suite功能的完善 | 第53-54页 |
| ·分布式IP呼叫中心 | 第54页 |
| ·字符串搜索算法 | 第54-56页 |
| ·三叉排序和查找树算法 | 第54-56页 |
| ·三叉排序和查找树的性能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6 结束语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