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引言 | 第1-24页 |
| ·简述 | 第12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原理与方法 | 第13-15页 |
| ·外乳化法 | 第14页 |
| ·自乳化法 | 第14-15页 |
| ·水性聚氨酯制备用原料 | 第15-18页 |
| ·低聚物多元醇 | 第15-16页 |
| ·异氰酸酯 | 第16页 |
| ·扩链剂 | 第16页 |
| ·亲水性扩链剂 | 第16-17页 |
| ·中和剂(成盐剂) | 第17页 |
| ·溶剂 | 第17-18页 |
| ·水 | 第18页 |
|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第18页 |
| ·水性聚氨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 ·染色和印花助剂 | 第19页 |
| ·染色助剂 | 第19页 |
| ·印花粘合剂 | 第19页 |
| ·后整理剂 | 第19-22页 |
| ·柔软与防皱整理剂 | 第20页 |
| ·防水透气涂层整理剂 | 第20页 |
| ·仿麂皮整理剂 | 第20-21页 |
| ·仿麻整理剂 | 第21页 |
| ·抗静电和亲水整理剂 | 第21页 |
| ·羊毛防缩整理剂 | 第21-22页 |
| ·织物表面涂层剂 | 第22页 |
| ·印花制版用感光胶 | 第22页 |
|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课题意义 | 第22-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手段 | 第23-24页 |
| 二、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 ·实验原料、仪器、实验方法及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 ·含固率的测定 | 第26页 |
| ·乳液粘度的测定 | 第26页 |
| ·乳液粒径测定 | 第26页 |
| ·乳液粒子形态的测定 | 第26页 |
| ·膜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26-27页 |
| ·膜耐介质性能测试 | 第27页 |
| ·共混膜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27页 |
| ·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页 |
| ·共混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 ·共混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 第27-28页 |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28-49页 |
| ·各化学组分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 第28-33页 |
| ·相反转过程的描述及理论解释 | 第28-29页 |
| ·NCO/OH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 第29-30页 |
| ·DMPA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 第30-31页 |
| ·TMP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二甘醇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 第32页 |
| ·中和度对预聚物相转变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各化学组分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 ·聚氨酯水乳液的稳定机理 | 第33页 |
| ·NCO/OH比值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 ·DMPA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 第34-35页 |
| ·TMP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二甘醇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其他因素对乳液粘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页 |
| ·各化学组分对水性聚氨酯膜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37-43页 |
| ·NCO/OH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 ·DMPA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TMP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二甘醇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 | 第43-49页 |
| ·透射电镜 | 第44页 |
| ·红外光谱 | 第44-46页 |
| ·X射线衍射 | 第46-47页 |
| ·热分析 | 第47页 |
|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耐介质性能 | 第47-49页 |
| 四、 结论 | 第49-50页 |
| 五、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