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实施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 第1-19页 |
一、 农业特点与财政补贴 | 第8-12页 |
(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 | 第8-9页 |
(二) 农业产业的弱势性决定了需要政府财政介入 | 第9-12页 |
二、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12-19页 |
第二部分 中国农业补贴分析 | 第19-28页 |
一、 WTO有关农业财政补贴的条款规定 | 第19-22页 |
(一) “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es) | 第19-21页 |
(二) “黄箱”政策(Amber Polices) | 第21-22页 |
(三) “蓝箱”政策(Blue Box Polices) | 第22页 |
二、 中国现行农业财政补贴的状况分析 | 第22-28页 |
(一) 农业补贴的一般分析 | 第22-24页 |
(二) WTO《农业协议》实施状况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部分 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28-36页 |
一、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分析 | 第28-33页 |
(一)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 第28-30页 |
(二) 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 | 第30-32页 |
(三) 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 第32-33页 |
二、 借鉴与启示 | 第33-36页 |
第四部分 适应入世要求改革农业补贴制度 | 第36-47页 |
一、 调整改革对策 | 第36-43页 |
(一) 抓住机遇,调整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思路 | 第36-37页 |
(二) 进行长远规划,明确农业补贴的目标和任务 | 第37-38页 |
(三) 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条款,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 | 第38-40页 |
(四) 规范农业补贴方式,完善改革试点 | 第40-41页 |
(五) 充分利用微量标准允许的黄箱补贴,重点加大特定产品的补贴力度 | 第41-42页 |
(六) 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农业补贴效率 | 第42-43页 |
二、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3-47页 |
(一) 积极发展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 | 第43-45页 |
(二)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力 | 第45页 |
(三) 完善法制环境--严格补贴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