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Turbo的产生及其学术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本文的具体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差错控制编码 | 第14-27页 |
·数字通信系统 | 第14-16页 |
·信道容量和信道编码定理 | 第16-19页 |
·信道容量 | 第16-17页 |
·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 | 第17-18页 |
·构造好码的三个基本条件 | 第18-19页 |
·纠错编码简介 | 第19-22页 |
·纠错编码的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纠错码的分类 | 第20-21页 |
·差错控制系统的分类 | 第21-22页 |
·几种常用的信道编码 | 第22-27页 |
·卷积码 | 第22-24页 |
·线性分组码 | 第24-25页 |
·传统的串行级联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TURBO码 | 第27-51页 |
·Turbo码编码器 | 第27-34页 |
·子码的选择 | 第28-29页 |
·交织器的设计 | 第29-34页 |
·规则交织器 | 第30-31页 |
·不规则交织器 | 第31-32页 |
·随机交织器 | 第32-34页 |
·删除和复用 | 第34页 |
·Turbo码的迭代译码 | 第34-38页 |
·二元随机变量的对数似然比 | 第34页 |
·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 | 第34-36页 |
·迭代译码器 | 第36-38页 |
·Turbo码的译码算法 | 第38-44页 |
·MAP(Maximum A Posterior)算法 | 第38-40页 |
·对数域的MAP算法 | 第40-41页 |
·SOVA算法 | 第41-44页 |
·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 | 第41-42页 |
·SOVA算法 | 第42-44页 |
·仿真结果 | 第44-48页 |
·Turbo码性能的理论分析 | 第48-51页 |
第四章 TURBO乘积码 | 第51-82页 |
·Turbo乘积码的编码原理 | 第51-57页 |
·乘积码的结构 | 第51-53页 |
·几种常用的乘积码子码 | 第53-57页 |
·汉明码 | 第53页 |
·RM码 | 第53-54页 |
·BCH码 | 第54-56页 |
·RS码 | 第56-57页 |
·基于Chase-Ⅱ算法的TPC码迭代译码算法 | 第57-64页 |
·代数译码 | 第57页 |
·Chase算法 | 第57-58页 |
·线性分组码的软判决译码算法 | 第58-60页 |
·软输出和外信息的求解 | 第60-63页 |
·T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 | 第63-64页 |
·Chase迭代译码算法的改进 | 第64-68页 |
·梯度迭代译码算法 | 第64-66页 |
·自适应的迭代译码算法 | 第66-68页 |
·TPC码的编程实现和性能分析 | 第68-78页 |
·编程实现 | 第68-72页 |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72-78页 |
·TPC、Turbo码、卷积码技术指标对比 | 第78-80页 |
·TPC码在IEEE802.16标准中的应用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声明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