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数据处理的发展历史 | 第7-8页 |
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1.2.1 人工管理阶段 | 第8-9页 |
1.2.2 文件系统阶段 | 第9页 |
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 第9-10页 |
1.3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提出的背景 | 第10-13页 |
1.4 本文的主体结构 | 第13页 |
1.5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 | 第15-40页 |
2.1 模糊关系数据库模型 | 第15-22页 |
2.1.1 模糊数据的表示方法 | 第16-18页 |
2.1.2 模糊关系数据模型 | 第18-19页 |
2.1.3 模糊关系数据库模型 | 第19-22页 |
2.1.4 模糊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 第22页 |
2.2 模糊关系模型上的关系操作 | 第22-28页 |
2.2.1 模糊关系运算 | 第23页 |
2.2.2 模糊距离 | 第23-24页 |
2.2.3 模糊投影操作 | 第24-26页 |
2.2.4 模糊关系的自然连接操作 | 第26-27页 |
2.2.5 模糊整体约束 | 第27-28页 |
2.3 模糊函数依赖 | 第28-35页 |
2.3.1 模糊函数依赖 | 第30-32页 |
2.3.2 模糊函数无损连接的分解 | 第32页 |
2.3.3 模糊函数无损连接的分解 | 第32-35页 |
2.4 主动性的实现 | 第35-40页 |
2.4.1 模糊事件 | 第36-38页 |
2.4.2 模糊的条件 | 第38页 |
2.4.3 动作 | 第38-40页 |
第3章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语言 | 第40-55页 |
3.1 模糊语句 | 第40-42页 |
3.1.1 模糊判断句 | 第40-41页 |
3.1.2 模糊条件语句 | 第41页 |
3.1.3 模糊推理句 | 第41-42页 |
3.2 模糊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 | 第42-49页 |
3.2.1 数据库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关系 | 第42-43页 |
3.2.2 模糊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 | 第43-49页 |
3.3 模糊规则语言 | 第49-52页 |
3.4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 | 第52-55页 |
第4章 主动模糊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55-67页 |
4.1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55-59页 |
4.1.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55页 |
4.1.2 模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55-58页 |
4.1.3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58-59页 |
4.2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 第59-64页 |
4.2.1 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 第59-60页 |
4.2.2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60-61页 |
4.2.3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 | 第61-64页 |
4.3 主动模糊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 第64-67页 |
4.3.1 实现模糊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解决的问题 | 第64-65页 |
4.3.2 实现主动数据库系统的几种实现途径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