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

双目成像技术在内窥镜图像立体显示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1 电子内窥镜第11-18页
 1.1 电子内窥镜的本质第11页
 1.2 电子内窥镜应用的电子器件第11-12页
  1.2.1 CCD固体摄影器第11-12页
  1.2.2 摄像机系统第12页
 1.3 电子内窥镜的组成第12-14页
  1.3.1 内窥镜本体第12-13页
  1.3.2 图像工作站第13-14页
 1.4 CCD彩色成像系统的原理第14-15页
  1.4.1 三片单色CCD成像系统第14-15页
  1.4.2 单片彩色CCD成像系统第15页
  1.4.3 单片单色CCD成像系统第15页
 1.5 电子内窥镜的特点总结第15-16页
 1.6 电子内窥镜的发展第16-18页
  1.6.1 发展方向第16页
  1.6.2 存在问题的讨论第16-18页
2 虚拟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第18-29页
 2.1 虚拟内窥镜技术第19-21页
  2.1.1 虚拟内窥镜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9页
  2.1.2 虚拟内窥镜的特点第19-21页
 2.2 虚拟内窥镜的实现方法第21-23页
 2.3 虚拟内窥镜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2.4 虚拟内窥镜的应用第24-26页
  2.4.1 虚拟内窥镜医学应用系统第24页
  2.4.2 虚拟结肠内窥镜第24页
  2.4.3 虚拟耳窥镜第24-25页
  2.4.4 虚拟食管—支气管内窥镜第25页
  2.4.5 虚拟座舱式内窥镜第25页
  2.4.6 冠状动脉虚拟内窥镜第25页
  2.4.7 内窥镜电视手术第25-26页
  2.4.8 ARTMA虚拟病人系统第26页
 2.5 虚拟内窥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第26-27页
 2.6 对现有虚拟内窥镜技术的总结第27-29页
3 虚拟现实技术第29-38页
 3.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第29-30页
 3.2 VR系统的构成第30-31页
 3.3 应用举例第31-32页
 3.4 虚拟现实的发展过程第32页
 3.5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研究状况第32-36页
  3.5.1 虚拟人体第33页
  3.5.2 外科手术模拟第33-34页
  3.5.3 医学图像学第34-35页
  3.5.4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各领域中的应用第35-36页
 3.6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第36页
 3.7 虚拟现实技术对虚拟内窥镜研究的指导作用第36-38页
4 立体视觉技术应用分析第38-49页
 4.1 立体视觉理论第38-39页
 4.2 正视差、负视差与立体图像对第39-41页
 4.3 立体透视投影的计算第41-43页
 4.4 基于视差原理的立体成像技术第43-45页
  4.4.1 补色分像法第44页
  4.4.2 变视距分像法第44页
  4.4.3 偏振光分像法第44页
  4.4.4 时差分像法第44-45页
 4.5 分时立体CRT显示技术分析第45-46页
  4.5.1 时间并行立体显示第45-46页
  4.5.2 分时立体显示第46页
 4.6 分时立体显示技术的实现第46-48页
  4.6.1 分时立体显示系统原理第46-47页
  4.6.2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第47-48页
 4.7 结论第48-49页
5 双目成像法及虚拟内窥镜立体显示方案设计第49-62页
 5.1 方案选择第49-54页
  5.1.1 立体成像技术类型选择第49页
  5.1.2 虚拟内窥镜系统设计中的设备选择第49-53页
  5.1.3 闪烁问题的解决第53-54页
 5.2 双目分时虚拟内窥镜立体成像系统的设计总论第54-55页
 5.3 虚拟内窥镜系统立体显示部分设计第55-59页
  5.3.1 无线液晶立体眼镜接口设计第58-59页
  5.3.2 液晶片切换的驱动接口算法设计第59页
 5.4 虚拟内窥镜系统立体视频采集部分设计第59-62页
  5.4.1 电子内窥镜头端及视频通路的设计第59-60页
  5.4.2 CCD摄像机镜头模型设计第60-62页
6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2-69页
 6.1 实验方法设计第62-63页
  6.1.1 立体成像系统的模拟建立第62页
  6.1.2 模拟实验模型比例的设定第62-63页
 6.2 实验器材的准备第63页
 6.3 实验过程记录第63-67页
 6.4 实验结果分析第67-68页
 6.5 实验总结及实用性结论第68-69页
7 结语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
下一篇:东亚合作中的地区主义因素--中国对“10+3”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