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中英文) | 第6-8页 |
一、 引言 | 第8-9页 |
二、 英汉民族思维差异 | 第9-20页 |
(一) 思维、思维方式及民族思维模式的继承 | 第9-10页 |
(二)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与民族思维模式的关系 | 第10-12页 |
(三) 英汉思维模式对比 | 第12-20页 |
1 、 思维整体性与思维个体性的对比 | 第13-16页 |
2 、 思维具像性与思维抽象性的对比 | 第16-19页 |
3 、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对比 | 第19-20页 |
三、 从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思维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 第20-32页 |
(一) 从微观的语言结构看汉民族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第20-31页 |
1 、 词汇层面 | 第20-24页 |
(1)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心理基础及其与阅读的关系 | 第20-22页 |
(2) 词的文化搭配意义与词义联想心理 | 第22-24页 |
2 、 句子层面 | 第24-27页 |
3 、 语篇层面 | 第27-31页 |
(二) 从语用的角度看汉民族思维方式对中国学生语用能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四、 结语--英语学习与思维培养 | 第32-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