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1 海水珍珠贝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2 杂交育种技术与生殖隔离 | 第12-14页 |
| ·杂交育种技术的海洋贝类中应用 | 第12-13页 |
| ·生殖隔离的遗传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 3 海洋贝类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形态标记 | 第15页 |
| ·细胞标记 | 第15页 |
| ·生物化学标记 | 第15页 |
| ·分子遗传标记 | 第15-16页 |
| 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第16-17页 |
| 5 rDNA家族在海洋贝类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珠母贝杂交发育与细胞核型研究 | 第20-29页 |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0-23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 ·试剂的配置 | 第22-23页 |
| ·人工受精 | 第23页 |
| ·计算受精率 | 第23页 |
| ·幼虫制片 | 第23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受精率 | 第23-24页 |
| ·幼虫发育 | 第24页 |
| ·杂交子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24-26页 |
| 3 讨论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七种珍珠贝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29-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29-30页 |
| ·提取及检测 | 第30-31页 |
| ·引物的合成与扩增 | 第31页 |
| ·克隆方法 | 第31-32页 |
| ·处理数据 | 第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 ·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 ·七种贝自然群体序列长度、碱基组成及变异位点分析 | 第33-35页 |
| ·七种珍珠贝种间遗传距离 | 第35-36页 |
| ·系统树 | 第36-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rDNA重复原件动态进化模式研究 | 第40-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 ·试剂配制 | 第40页 |
| ·提取及检测 | 第40页 |
| ·引物的合成与扩增 | 第40页 |
| ·毛细管电泳 | 第40-41页 |
| ·处理数据 | 第4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毛细管电泳 | 第41页 |
| ·自然群体个体ITS序列的均一化 | 第41页 |
| ·马氏珠母贝自然群体ITS序列indel多态性 | 第41-43页 |
| ·大珠母贝自然群体个体间ITS序列indel多态性 | 第43页 |
| ·解氏珠母贝自然群体个体间ITS序列indel多态性 | 第43-45页 |
| ·黑蝶贝自然群体个体间ITS序列indel多态性 | 第45页 |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 项目资助 | 第56-5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