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0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软岩巷道应力及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特征及破坏机 | 第10-22页 |
2.1 软岩的概念 | 第10页 |
2.2 软岩的分类 | 第10-11页 |
2.3 软岩的力学属性 | 第11-12页 |
2.4 软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第12-18页 |
2.5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第18-19页 |
2.6 围压状态与岩体的变形破坏 | 第19页 |
2.7 开挖前后岩体应力状态的变化 | 第19-21页 |
2.8 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机制 | 第21-22页 |
3 岩石在加载和卸载状态下的扩容特性 | 第22-30页 |
3.1 岩石扩容的物理力学条件 | 第23页 |
3.2 应力状态与岩石的扩容特性 | 第23-25页 |
3.2.1 静水压力状态下岩石变形特性 | 第23-24页 |
3.2.2 单轴应力状态下的扩容特性 | 第24页 |
3.2.3 三轴拉伸应力状态下的扩容特性 | 第24-25页 |
3.2.4 普通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扩容特性 | 第25页 |
3.2.5 真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扩容特性 | 第25页 |
3.3 卸载应力状态下裂隙岩体的扩容性 | 第25页 |
3.4 岩体在加、卸荷条件下产生的扩容量的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3.5 岩石破坏过程中扩容现象的产生 | 第26-30页 |
3.5.1 楔效应摩擦中扩容现象的产生 | 第27-28页 |
3.5.2 转动摩擦中扩容现象的产生 | 第28-30页 |
4 考虑岩石扩容性质的软岩巷道破坏机制 | 第30-49页 |
4.1 应力扩容类的软岩巷道破坏机制 | 第30-31页 |
4.2 巷道形状简化为圆形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条件 | 第31-32页 |
4.3 考虑扩容梯度的巷道围岩的应力及变形 | 第32-49页 |
4.3.1 岩体扩容的梯度性 | 第32-35页 |
4.3.2 岩体塑性软化模型 | 第35-36页 |
4.3.3 弹性区围岩应力及变形 | 第36-38页 |
4.3.4 塑性区围岩应力及位移 | 第38-49页 |
5 岩体的扩容软化性对塑性区理论的影响及应用 | 第49-53页 |
5.1 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说明 | 第49页 |
5.2 力学模型对塑性区理论影响 | 第49页 |
5.3 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及应力 | 第49-50页 |
5.4 巷道围岩扩容性对围岩位移的影响 | 第50页 |
5.5 扩容梯度对塑性半径的影响 | 第50页 |
5.6 巷道支护力与围岩塑性区半径 | 第50-51页 |
5.7 实例计算及分析 | 第51-53页 |
5.7.1 巷道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 | 第51-52页 |
5.7.2 围岩位移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第52-53页 |
6 含节理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53-58页 |
6.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第53页 |
6.2 载荷及计算单元网格的划分 | 第53-54页 |
6.3 模拟结果的后处理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