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钛合金表面钙磷生物活性涂层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生物活性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 | 第9页 |
1.4 目前制备钙磷生物活性涂层的主要方法及分析 | 第9-14页 |
1.4.1 化学沉积法 | 第10-12页 |
1.4.1.1 化学处理—溶液诱导沉积法 | 第10-11页 |
1.4.1.2 电化学法 | 第11页 |
1.4.1.3 水热合成法 | 第11-12页 |
1.4.2 物理气相沉积法 | 第12页 |
1.4.2.1 离子束辅助沉积法 | 第12页 |
1.4.2.2 溅射法 | 第12页 |
1.4.3 热喷涂 | 第12-13页 |
1.4.3.1 火焰喷涂 | 第12页 |
1.4.3.2 等离子喷涂 | 第12-13页 |
1.4.4 涂覆—烧结法 | 第13-14页 |
1.4.4.1 Sol—Gel—烧结法 | 第13页 |
1.4.4.2 激光熔覆法 | 第13-14页 |
1.4.4.3 电泳沉积—烧结法 | 第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涂层原料的研制及性能 | 第16-29页 |
2.1 生物玻璃的配方设计及制备 | 第16-23页 |
2.1.1 生物玻璃的配方设计 | 第16-20页 |
2.1.2 生物玻璃的熔制及其微粉的制备 | 第20-23页 |
2.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 第23-25页 |
2.3 BG微粉和HA微粉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带电特性 | 第25-29页 |
2.3.1 BG在水和非水介质中的带电特性及形成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2.3.2 HA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带电情况及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电泳共沉积—烧结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BG/HA梯度涂层 | 第29-45页 |
3.1 钛合会基体试样的准备 | 第29-30页 |
3.1.1 钛合金基体的加工 | 第29页 |
3.1.2 金属基体表面的预处理 | 第29-30页 |
3.2 电泳沉积的基本工艺 | 第30-40页 |
3.2.1 电泳沉积简介及其特点 | 第30-32页 |
3.2.2 涂层原料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及电泳沉积 | 第32-40页 |
3.2.2.1 BG微粉在非水介质中分散及电泳沉积的特点 | 第33-36页 |
3.2.2.2 HA粉在非水介质中分散及电泳沉积的特点 | 第36-40页 |
3.3 电泳共沉积BG/HA梯度涂层的研究 | 第40-43页 |
3.4 BG/HA梯度涂层试样的烧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5-62页 |
4.1 涂层的力学性能 | 第45-50页 |
4.1.1 涂层结合强度与剪切强度的测试分析 | 第45-48页 |
4.1.2 BG涂层的结合强度与钛合金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 第48-49页 |
4.1.3 烧成温度对生物玻璃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 涂层与基体结合的界面分析 | 第50-54页 |
4.2.1 不含TiO_2生物玻璃涂层的界面处物相分析 | 第50-53页 |
4.2.2 不含TiO_2生物玻璃涂层的界面处相关元素化学状态的分析 | 第53-54页 |
4.3 BG/HA梯度涂层的组成与结构 | 第54-62页 |
4.3.1 BG/HA梯度涂层的内部结构及组成 | 第54-59页 |
4.3.2 BG/HA梯度涂层的表面形貌和HA在其中的分布形态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和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