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商陆核糖体失活蛋白cDNA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的研究

1. 前言第1-15页
 1.1 植物抗真菌基因工程的理论依据第6-7页
 1.2 抗真菌基因工程策略及进展第7-9页
  1.2.1 病原真菌无毒基因与宿主抗病基因结合第7页
  1.2.2 从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抗真菌蛋白基因,并导入植物体成为转基因植物第7-8页
   1.2.2.1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苷酶第7-8页
   1.2.2.2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s)第8页
   1.2.2.3 其它抗真菌蛋白第8页
  1.2.3 植物保卫素第8-9页
  1.2.4 转真菌酶抑制物基因第9页
  1.2.5 降解真菌产生的毒素第9页
 1.3 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9-14页
  1.3.1 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的主要性质、作用机理及分类第9-11页
  1.3.2 RIPs的功能第11-13页
  1.3.3 商陆核糖体失活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4 RIPs的基因工程进展第14页
 1.4 本论文的意义第14-1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5-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5页
  2.1.1 菌种和质粒第15页
  2.1.2 植物材料第15页
  2.1.3 测试真菌第15页
  2.1.4 药品及试剂第15页
  2.1.5 引物第15页
 2.2 实验方法第15-24页
  2.2.1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第15-16页
  2.2.2 农杆菌质粒提取第16-17页
  2.2.3 质粒的酶切及载体与目的片段的连接第17页
   2.2.3.1 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第17页
   2.2.3.2 载体与目的片段的回收(此试剂盒购于北京鼎国公司)第17页
   2.2.3.3 植物表达载体与目的片段的连接第17页
  2.2.4 大肠杆菌(E.coli)JM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17-18页
   2.2.4.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所有的操作均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第17-18页
   2.2.4.2 质粒向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18页
  2.2.5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第18-19页
  2.2.6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19页
  2.2.7 目的DNA片段PCR扩增第19页
  2.2.8 含重组质粒菌落的鉴定第19页
   2.2.8.1 菌落直接PCR鉴定第19页
   2.2.8.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19页
  2.2.9 烟草的基因转化第19-20页
   2.2.9.1 无菌苗的继代培养第19页
   2.2.9.2 PAP转化第19-20页
  2.2.10 Southern blot检测第20-24页
   2.2.10.1 总DNA提取第20-21页
   2.2.10.2 探针制备第21页
   2.2.10.3 植物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的琼脂糖凝胶分离第21页
   2.2.10.4 印迹第21-22页
   2.2.10.5 预杂交第22-23页
   2.2.10.6 杂交及放射自显影第23页
   2.2.10.7 洗膜第23页
   2.2.10.8 放射自显影第23-24页
  2.2.11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实验第24页
   2.2.11.1 PDA培养基的配制第24页
   2.2.11.2 活体接种实验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3页
 3.1 商陆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PAP扩增第24-25页
 3.2 选用目的片段内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进行酶切分析,验证目的片段的正确性第25-26页
 3.3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子鉴定第26-27页
 3.4 双元载体向农杆菌的导入及工程菌的鉴定第27-28页
 3.5 烟草转化牙的获得及继代筛选 第28-29页
 3.6 烟草叶片转化率分析第29-30页
 3.7 烟草转化植株的移栽第30-31页
 3.8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分子鉴定第31-32页
  3.8.1 PCR检测第31页
  3.8.2 Southern blot检测第31-32页
 3.9 感病实验分析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7页
 4.1 引物设计策略第33-34页
 4.2 双元载体向根癌农杆菌的直接导入第34页
 4.3 工程菌的鉴定第34-35页
 4.4 PCR反应体系中模板的严格性对正确鉴定阳性重组体的影响第35页
 4.5 菌落直接PCR鉴定筛选重组子的技术的应用第35页
 4.6 PCR产物用于连接反应前的处理第35-36页
 4.7 工程菌菌株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6页
 4.8 转化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分析第36-37页
5. 结    论第37-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内部管理风险防治
下一篇: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识别存活心肌及对急性心肌梗塞冠脉血运重建术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