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历史沿革及制度缺陷 | 第13-23页 |
(一) 土地集体所有的历史沿革 | 第13-16页 |
1. 农业集体化的起点 | 第13-14页 |
2. 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 第14-15页 |
3. 农业集体化的调整 | 第15-16页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建立原因分析及启示 | 第16-19页 |
1. 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2. 启示 | 第18-19页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 第19-23页 |
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 第19-20页 |
2.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 第20页 |
3.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 第20-23页 |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目标定位 | 第23-41页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1. 制度变革动力的两种学说 | 第23-24页 |
2.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及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 第24-25页 |
3. 市场经济是生产力与土地所有权制度互动运动的中介 | 第25-26页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以土地市场化配置为中心 | 第26-34页 |
1. 市场经济之主体条件 | 第27-29页 |
2. 市场经济之产权条件 | 第29-32页 |
3. 市场经济之法制保障 | 第32-34页 |
(三)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障蔽 | 第34-40页 |
1.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削弱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 第34-36页 |
2.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 第36-37页 |
3.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37-39页 |
4. 过严的集体土地用途管制导致建设用地市场的国家垄断 | 第39-40页 |
(四) 小结 | 第40-41页 |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路径选择 | 第41-58页 |
(一) 代表性改革方案评析 | 第41-45页 |
1. 农村土地国有化 | 第41-43页 |
2. 农村土地私有化 | 第43-44页 |
3.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良论 | 第44-45页 |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限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另一种思路 | 第45-50页 |
1. 我国立法在限制集体土地所有权上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2. 从“禁卖”到“限买” | 第48-49页 |
3. 引进土地发展权制度 | 第49-50页 |
(三) 土地股份公司是实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有效载体 | 第50-58页 |
1. 理论上的争论和各地实践 | 第50-51页 |
2. 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评析 | 第51-54页 |
3. 土地股份公司是实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有效载体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