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刑法谦抑若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内涵界定:刑法谦抑性的意蕴第13-17页
 (一) 谦抑性概念源起及学界争鸣第13页
 (二) 观点评析及本文观点第13-17页
  1.刑法谦抑不等同于刑法属性第14页
  2.刑法谦抑必须以有效惩罚犯罪为必要第14-17页
二、刑法谦抑的基础第17-28页
 (一) 刑法谦抑的社会基础第17-21页
  1.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第17-19页
  2.近现代刑法谦抑思想与中国古代慎刑思想之比较第19-21页
 (二) 刑法谦抑政治基础第21-24页
  1.直接民主制度下防止多数人暴政的需要第21-23页
  2.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约束代表正确行使授权的需要第23-24页
 (三) 刑法谦抑的法理基础第24-28页
  1.刑法的补充属性第24-25页
  2.刑法的经济性第25-26页
  3.刑罚作用的局限性第26-28页
三、刑法谦抑的定位第28-39页
 (一) 学界争鸣第28页
 (二) 观点评析第28-30页
  1.把谦抑定位为主义不切实际第29页
  2.刑法谦抑不等同于刑法特性第29-30页
 (三) 本文观点第30-39页
  1.实然角度来看,刑法谦抑是一种刑法价值第30-32页
  2.从应然角度看,刑法谦抑应法定化为刑法的基本原则第32-39页
四、刑法谦抑的表现第39-55页
 (一) 刑法干预范围的准确界定第39-46页
  1.从刑法介入社会关系的必要性来看第40-41页
  2.从刑法介入社会生活动可行性来看第41-44页
  3.具体标准第44-46页
 (二) 刑罚宽和第46-55页
  1.刑罚宽和的价值基础第47-49页
  2.影响我国刑罚宽和的因素第49-50页
  3.对我国刑罚宽和的建议第50-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绑架罪和抢劫罪界限的探析
下一篇:犯罪故意的明知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