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论文选题的目的第10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我国关于劳动就业权概念的研究第11页
     ·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不平等现象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就业歧视相关概念第11页
       ·我国主要存在的就业歧视类型第11-13页
     ·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权不平等现象法律措施的研究第13-14页
       ·世界其他国家立法保障现状第13页
       ·我国立法保障现状第13-14页
     ·国外关于就业权的研究成果第14-15页
       ·国外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第14页
       ·国外社会学界的研究成果第14-15页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6页
     ·文章的研究方法第15页
     ·文章中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大学生就业权的基本理论第16-20页
   ·大学生就业权的界定第16页
   ·研究大学生就业权的法理价值第16-20页
     ·人权第16-17页
     ·生存权第17-18页
     ·人权法律关系第18页
     ·就业权法律关系第18-20页
第3章 大学生就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第20-27页
   ·就业歧视的存在第20-23页
     ·高校教育引起的就业歧视显现第20-21页
     ·地区差异引起的就业歧视现象第21页
     ·性别差异引起的就业歧视现象第21-22页
     ·身体条件引起的就业歧视现象第22-23页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象凸现第23-24页
   ·教育内容的缺失第24-25页
     ·学校教育内容的缺失第24页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失第24-25页
   ·政府职能的缺失第25-27页
第4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权的立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27-34页
   ·国外就业保障法律模式现状第27-29页
     ·美国第27-28页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得到关注第27页
       ·将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第27-28页
     ·英国第28-29页
       ·强化促进就业的立法第28页
       ·专门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第28-29页
     ·日本第29页
   ·美、英、日法律保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29-34页
     ·促进就业制度主要形成于政策性规定第29-30页
     ·现有的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层次低第30-31页
     ·提高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第31-32页
     ·专门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第32-34页
第5章 我国《就业促进法》公布后的新思考第34-38页
   ·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第34-35页
   ·就业促进立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第35-38页
     ·在就业平等与反歧视方面用人单位、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分别承担何种程度和范围的义务与责任第36页
     ·当劳动就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目标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取舍第36页
     ·我国现行法律禁止就业歧视规范的缺陷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应如何进一步应对第36-38页
第6章 完善大学生就业权法律保障的对策第38-47页
   ·完善和加强与高校教育相关的立法工作第38-39页
   ·两性平等就业的保障第39-42页
     ·转变立法观念非常重要第40-41页
     ·对保障妇女劳动就业权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第41页
     ·应当开辟具体的法律救济措施第41-42页
   ·社保制度的进一步加强第42-44页
   ·残疾人就业立法保障的加强第44-45页
   ·教育联动机制的建立第45-47页
第7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矿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粗暴执法及其防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