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节挥发油提取及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5页 |
·油松节的研究进展 | 第7-14页 |
·油松节的植物学特征 | 第7-8页 |
·油松节的药理作用 | 第8-10页 |
·油松节的化学成分 | 第10-11页 |
·松节油的应用 | 第11-14页 |
·植物挥发油概述 | 第14-19页 |
·植物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4-15页 |
·植物挥发油的组成成分 | 第15页 |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第15-18页 |
·植物挥发油的分离纯化 | 第18-19页 |
·环糊精概述 | 第19-22页 |
·环糊精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20页 |
·环糊精的应用 | 第20-22页 |
·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2页 |
·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 第22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超声波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 第25-4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工艺流程 | 第26页 |
·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程序 | 第26页 |
·油松节挥发油产率的计算 | 第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UAE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的单因素试验 | 第26-32页 |
·影响油松节挥发油产率的因素研究 | 第26-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UAE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的正交试验 | 第32-36页 |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 第32-33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最优工艺组合验证试验 | 第35-36页 |
·油松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6-39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36页 |
·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40-5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工艺流程 | 第41页 |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41页 |
·松节油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 第41页 |
·松节油包合率与包合物产率的测定 | 第41页 |
·综合评分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单因素试验 | 第42-45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42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正交试验 | 第45-47页 |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 第45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最优工艺组合验证试验 | 第46-47页 |
·松节油包合物的表征测定 | 第47-53页 |
·松节油包合物的验证方法 | 第47-48页 |
·松节油包合物的验证结果 | 第48-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