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TD-SCDMA系统中的联合检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TD-SCDMA 系统第13-15页
   ·智能天线技术第15-18页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及组成第15-16页
     ·智能天线技术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第16-17页
     ·智能天线的发展前景第17-18页
   ·联合检测第18-21页
     ·联合检测的发展第18-20页
     ·联合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论文中的工作和内容安排第21-22页
第二章 空时信道模型第22-29页
   ·引言第22页
   ·无线信道概述第22-23页
   ·多径衰落第23-25页
   ·阵列响应矢量第25-27页
     ·均匀线阵第25-26页
     ·均匀圆阵第26-27页
   ·空时信道模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传统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第29-35页
   ·空时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第30页
   ·空时干扰抵消第30-32页
     ·空时串行干扰消除器第30-31页
     ·空时并行干扰消除器第31-32页
   ·仿真与分析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平行因子技术的数学基础第35-43页
   ·引言第35-36页
   ·平行因子的数学理论第36-42页
     ·符号和预备知识第36-39页
     ·k-秩第39-40页
     ·可辨识性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单径情况下基于平行因子的联合检测第43-58页
   ·单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三线性模型第43-45页
   ·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算法(TALS)第45-50页
     ·TALS 算法第45-47页
     ·可辨识性第47页
     ·单径情况下TD-SCDMA 系统中的PARAFAC 联合检测第47-48页
     ·仿真与分析第48-50页
   ·平行因子的快速算法第50-57页
     ·COMFAC 算法第50-52页
     ·TALS-LS 算法第52-53页
     ·仿真与分析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多径情况下基于平行因子的联合检测第58-75页
   ·多径情况下使用零填充保护间隔的联合检测方法第58-65页
     ·多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三线性模型第58-60页
     ·PALALIND 算法第60-62页
     ·PARALIND 模型的唯一性第62页
     ·多径情况下TD-SCDMA 系统中使用零填充保护间隔的 PARAFAC 联合检测第62-63页
     ·仿真与分析第63-65页
   ·多径情况下使用循环前缀的联合检测方法第65-68页
     ·循环前缀第65-66页
     ·仿真与分析第66-68页
   ·多径情况下一种新的联合检测方法第68-73页
     ·多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三线性模型第68-70页
     ·PARALIND2 算法第70-71页
     ·多径情况下TD-SCDMA 系统中一种新的PARAFAC 联合检测第71页
     ·仿真与分析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七章 结论第75-77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75-76页
   ·工作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调制雷达信号识别和处理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沿航迹干涉SAR地面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