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我国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概述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史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立法演变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性质与范围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类型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典型的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公款 | 第16-21页 |
第三节 从重处罚的非典型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特定公物 | 第21-22页 |
第四节 非典型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非国有单位资金及其客户资金 | 第22-25页 |
一、非国有单位资金 | 第22-23页 |
二、(非国有金融机构)客户资金 | 第23-25页 |
第五节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应平等对待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混合型公司、企业款项不属于国有款项 | 第26-30页 |
第四章 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疑难认定 | 第30-35页 |
一、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是否包括下级单位的资金 | 第30-32页 |
二、单位中的“小金库”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32-33页 |
三、承包企业中的款项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33-34页 |
四、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是否包括利息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挪用公物是否应当入罪 | 第35-41页 |
第一节 挪用一般公物不入罪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挪用公物应入罪 | 第37-41页 |
一、挪用公物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立法传统 | 第37页 |
二、是完善刑事立法的需要 | 第37-39页 |
三、挪用公物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39页 |
四、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 第39-40页 |
五、是维护法律严肃性的需要 | 第40-41页 |
六、是刑事立法的科学性、严密性的要求 | 第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