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世博会相关文献回顾 | 第14-17页 |
一、世博会介绍 | 第14-15页 |
二、世博会旅游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的基础理论 | 第20-37页 |
第一节 旅游形象的概念 | 第20-22页 |
一、旅游形象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旅游形象的特性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旅游形象的形成 | 第22-33页 |
一、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 | 第22-27页 |
二、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 | 第27-31页 |
三、影响旅游形象形成的因素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旅游意向基础理论 | 第33-37页 |
一、旅游意向的概念 | 第33-34页 |
二、旅游意向与旅游形象的关系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世博会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实证研究 | 第37-60页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第37-39页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第37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39-41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39-41页 |
二、问卷调研过程 | 第41页 |
第三节 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的分析 | 第41-60页 |
一、样本描述 | 第41-42页 |
二、信度检验 | 第42-44页 |
三、世博会旅游形象感知分析 | 第44-51页 |
三、基于人口统计因素的差异分析 | 第51-54页 |
五、世博会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54-60页 |
第四章 世博会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研究结果讨论 | 第60-69页 |
第一节 世博会的感知旅游形象 | 第60-64页 |
一、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属性的认同程度 | 第60-61页 |
二、世博会认知形象维度 | 第61-62页 |
三、三个连续链的世博会整体形象 | 第62-64页 |
第二节 人口统计因素对世博会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的影响 | 第64-66页 |
一、人口统计因素对世博会认知形象的影响 | 第64-65页 |
二、人口统计因素对世博会情感形象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三、人口统计因素对世博会旅游意向的影响 | 第66页 |
第三节 世博会旅游形象与旅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第66-69页 |
一、理论模型评价 | 第66-67页 |
二、结构模型与测量模型各变量影响效果分析 | 第67-69页 |
第五章 世博会旅游发展建议 | 第69-74页 |
第一节 加强世博会宣传,改善其旅游形象 | 第69-70页 |
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树立世博会的良好形象 | 第69页 |
二、多种渠道宣传世博会,改善重庆市民心中世博会形象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完善世博会配套设施,创造良好旅游环境 | 第70-72页 |
一、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世博会配套设施 | 第70-71页 |
二、强调世博会服务质量,创造世博会良好体验环境 | 第71-72页 |
第三节 提高世博会营销水平,实施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 第72-74页 |
一、做到营销的多角化,满足不同层次重庆市民的旅游需求 | 第72页 |
二、整合上海旅游资源,进行世博会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 第72-74页 |
第六章 余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问卷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