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普适环境下基于CCM的多媒体中间件架构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绪论第11-17页
     ·普适计算的历史和现状第11-13页
       ·普适计算的概念的提出和背景第11-12页
       ·普适环境的主要特征第12-13页
       ·普适计算的研究案例第13页
     ·普适计算中间件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普适计算中间件分类第14页
       ·普适计算中间件举例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普适环境中的中间件及构件技术第17-36页
     ·普适计算中间件研究现状及挑战第17-21页
       ·普适计算中间件的关键技术第18页
       ·上下文管理技术第18-19页
       ·中间件层自适应技术第19页
       ·面向自适应的公共服务第19-20页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第20-21页
     ·构件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21-25页
       ·三种主流的构件技术分析第22-23页
       ·CCM技术与EJB技术的比较第23-25页
     ·CCM技术的研究第25-34页
       ·CCM抽象模型第25-29页
       ·CCM构件实现框架模型第29-30页
       ·CCM容器编程模型第30-32页
       ·CCM构件打包和部署模型第32-34页
     ·现有普适计算多媒体中间件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普适环境中基于CCM的多媒体中间件框架的设计第36-43页
     ·普适环境中的多媒体应用第36-38页
       ·普适环境中的多媒体应用的关键问题第37-38页
       ·设计目标第38页
     ·PERMM框架的整体设计第38-39页
     ·多媒体构件MMC第39-41页
       ·多媒体源数据模块MSource第40页
       ·多媒体数据处理模块MFilter第40页
       ·多媒体端数据模块MSink第40-41页
     ·配置解析构件CxPC第41页
     ·控制解析构件CPC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基于CCM的流数据传输模型第43-60页
     ·CCM流数据传输模型的基本概念第43-46页
       ·流数据类型第44页
       ·流数据端口第44-45页
       ·流数据传输第45页
       ·流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第45-46页
       ·小结第46页
     ·流数据类型系统第46-50页
       ·流数据端口匹配规则第47-48页
       ·流数据类型的IDL扩展定义第48-49页
       ·流数据类型的IDL扩展定义举例第49-50页
     ·构件接口的扩展定义第50-56页
       ·流数据端口的IDL定义第50-51页
       ·流数据端口的接口定义第51-54页
       ·端数据端口接口的定义第54-55页
       ·源数据端口接口的定义第55-56页
     ·构件实现框架的扩展定义及设计第56-59页
       ·构件与容器间的流数据端口接口第56-57页
       ·构件与容器间的实现模型第57页
       ·模型中的缓存管理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基于CORBA的异步消息处理模型第60-68页
     ·CORBA的消息处理机制第60-61页
     ·消息处理机制的比较第61-63页
       ·单向调用(one-way)模型第62页
       ·延迟同步模型(Deferred Synchronous)第62页
       ·步回调模型第62-63页
       ·模型比较第63页
     ·基于CORBA的消息异步轮询模型设计第63-64页
     ·基于CORBA的消息异步轮询算法第64-65页
     ·基于CORBA的消息异步轮询算法证明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PERMM框架的性能测试与验证第68-77页
     ·测试环境设计第68-69页
     ·流数据传输测试第69-70页
     ·消息响应时间测试第70-71页
     ·基于PERMM的数字家庭多媒体娱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71-76页
       ·软件系统结构第73-74页
       ·硬件系统结构第74-75页
       ·系统运行效果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7章.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7页
     ·近一步工作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协作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UHF RFID阅读器中频率综合器设计研究